2018農商互聯對接大會以“產銷對接·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宣傳企業、產品和品牌,全面推動全國各地加強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建立利益緊密聯結、產銷密切銜接、長期穩定的新型農商關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本次大會展覽面積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1000余家,設立6大特色展區:扶貧展區,支持國家級貧困縣等貧困地區展示推介當地特色農產品;優質特色農產品展區,展示全國各地優質特色農產品;主賓省展區,為農商互聯工作突出、參展企業多的省份提供集中展示支持;技術服務展區,展示農產品流通行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服務;山東省展區,以沂蒙革命老區和省內重點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為主要展示內容,支持對革命老區的精準扶貧;濰坊市展區,集中展示濰坊農產品優勢資源。
展會期間,舉辦三大主題活動:活動一,“農商互聯 精準扶貧”論壇,邀請國家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大型采購商交流農商互聯新趨勢,介紹農商互聯、產業扶貧新模式、新經驗,深化產銷銜接,加強業內交流,助力精準扶貧。活動二,優質·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邀請農產品產地政府代表、農產品生產企業、大型采購商推介優質、特色農產品,發布采購需求,促進農產品產銷高效對接。活動三,“農商互聯”標準試點成果發布會,山東省濰坊市發布創建“國家農商互聯標準化示范市”工作成果。
此次展會面向全國誠邀專業觀眾參會,具體可登錄“全國農商互聯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網址:http://www.webns.cn/)注冊報名,了解展會具體事宜。
【展會運作模式】2018農商互聯對接大會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組織模式。展覽具體組織工作由執行承辦公司負責落實。
【展會區位優勢】濰坊自古重農桑、善園藝,早在北魏時期,中華第一農書《齊民要術》就誕生在濰坊。改革開放以來,濰坊在農業改革創新道路上孜孜求索、默默耕耘,率先創新推出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率先探索推進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率先實施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和龍頭帶動、市場帶動、科技帶動,率先推行“兩個市場、一個標準”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管理,形成了“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
近幾年,圍繞破解農產品賣難問題,濰坊先后承擔了農產品現代流通、城市共同配送、肉菜流通追溯、冷鏈流通體系建設等一系列國家級試點任務,2017年又獲批創建國家農商互聯標準化示范市,并成功創建國家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濰坊特色啟動創建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這些都為提升濰坊市農產品現代流通水平、加快農商互聯帶來了新機遇。濰坊立足現有基礎,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著力推進農商互聯,逐步構筑起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標準化的質量管控體系、便捷的市場交易體系、互聯互通的農產品流通體系。目前,濰坊市擁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12家,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912處,發展“三品”品牌768個,地理標志認證產品42個,濰縣蘿卜、壽光蔬菜、青州花卉等產品影響力不斷擴大;建設了48個年交易額過億元的特色農產品市場,建成涉農特色電商園區70多處、集聚電商企業1200多家,創建了“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和“中國·昌邑生姜指數”兩個全國性農產品指數,蔬菜出口占全國的1/8,肉類出口占全國的1/9,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銷世界”的格局。
【展會舉辦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2018年5月,商務部印發了關于推進農商互聯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對農產互聯工作的內涵外延又進行了拓展,2018農商互聯對接大會既是農商互聯工作的持續深化提升,也是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實際舉措。
大會作為農產品展示、交流和貿易的平臺,通過展示農產品生產流通發展成就,促進領域內的交流合作,推動農產品流通貿易,開拓國內外市場;推動打造以生態安全為基礎,以綠色生態為理念,以品牌營銷為路徑的發展模式;打通一二三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消費者受益;通過建立利益緊密聯結、產銷密切銜接、長期穩定的新型農商關系,破解當前“有資源,無市場”、“盲目投資,沒有規劃”的農產品行業痛點,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種植生產,從資源優勢到價值勝勢,從產業優勢到市場勝勢,從產品優勢到品牌勝勢。
【展會前景】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農商互聯對接大會已經成為一年一度的全國農產品行業盛會,展覽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大會各舉辦方將持續努力,聚集資源、聚力創新,將大會搭建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產品流通行業的交流平臺、農商互聯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平臺、農產品供應鏈的資源整合平臺,推動大會逐步走向規模化、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