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簡介
縮骨鳙魚(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縮骨花鰱魚、縮骨胖頭魚、縮骨大頭魚、黑鰱。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
縮骨鳙魚性溫馴,不愛跳躍,生活在水體中層。
鳙(yōng)魚是胖頭魚的學名,又稱鰱鳙,四大家魚之一。
【釋名】今俗稱皂鰱,又稱為皂包頭。鳙魚在所有的江河湖泊中都有,它的形狀像鰱魚,顏色呈黑色,它的頭大,有重四、五十斤的。這種魚的眼睛旁有一種骨頭稱為“乙”,食鳙魚時去除乙骨。
【性味】味甘,性平,無毒。
【主治】它的作用是溫補脾胃強身,消除贅疣。食多易引發風熱和疥瘡。
種原區別和特征
縮骨鳙魚有自然環境生成、特殊低溫物理處理、人工針刺藥物處理等方法獲得,自然環境生成不可控制獲得數量極少,藥物、針刺則生長較慢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較好較安全的鳙魚縮骨處理方法為佛山市順德區農業水產站所研究的特殊低溫物理處理再培育技術,不會存在藥物殘留和影響正常生長,由于使用物理方法處理使得魚身生成特定的長度可以自由裁量,可以控制到合適的體型,體型一般以同樣體重魚身教短,魚肚下墜的為佳。
從外形看縮骨鳙魚比普通鳙魚身體長較短而肥壯,側扁,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2.5至1/3。口寬大,稍上翹。眼位低。鰓孔較大,鰓蓋膜很發達。鱗細而密。背部黑色,體側深褐帶有黑色或黃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鰭淺灰。從腹鰭基部至肛門之間具有角質腹棱。胸鰭較長,其后緣超過腹鰭基部。腸長為體長的4-5倍。
習性
縮骨鳙魚喜歡在肥沃的水體中生活,這正好適合水體肥沃的特點,縮骨鳙魚一般生活在水域的上層,行動比較遲緩,性情溫馴,容易捕撈,在池塘中幾乎可以一網打盡,縮骨鳙魚的抗病力強,疾病很少,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尤其喜食浮游動物,兼食少許浮游植物及其它細小的懸浮物質,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也吃糠麩、浸碎的豆餅和臍餅等人工飼料。在大型水體中,縮骨鳙魚的生長速度相當快,是淡水池塘養殖的優良放養魚類。
食用價值
此魚魚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是魚頭火鍋的。胖頭魚頭大,占體長的三分之一,體側發黑且有花斑,眼位較低。魚腦營養豐富,其中含有一種人體所需的魚油,而魚油中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這是一種人類必需的營養素,可以起到維持、提高、改善大腦機能的作用。另外,魚鰓下邊的肉呈透明的膠狀,里面富含膠原蛋白,能夠對抗人體老化及修補身體細胞組織;所含水分充足,所以口感很好。
鳙魚,其味甘、性溫,能起到暖胃 、補虛、化痰、平喘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 、痰多、咳嗽等癥狀。體質虛弱的人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它的溫補效果很好,還能起到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暈的人可以用胖頭魚和豆腐一起煮食。
1、鳙魚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魚類,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
2、富含磷脂及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后葉素,特別是腦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頭眩、益智商、助記憶、延緩衰老,還可潤澤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