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長興中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區,充分利用世界佛教名山梵凈山天然氧吧的地理環境和土地資源豐富、無工業污染的天然資源優勢,全力打造全國中藥材產業示范基地。
現在人們行走在松桃長興中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工地上處處揮灑著似火的激情,處處彰顯著發展的活力。
為加快發展速度,園區出臺優惠政策,對流轉土地300畝以上的企業、合作社或個人,每畝補助400元,連續補助3年,采取內引外聯、到安徽、上海、廣東、湖南、重慶等省市招商引資,截至2014年底,已成功引進安徽名貴中藥材、貴州恒霸藥業、廣州益牲寶獸藥公司、重慶肉牛規模養殖等企業落戶園區,引資金額已達12.8億元。
為方便群眾,園區建立了縣鎮村組四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健全土地流轉電子數據庫,層層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實現了老板進村、資本進村、產業進村。
地處園區核心區的寨云村受益最大,該村共有土地700多畝,136戶,700余人受益。
村民姚芳元一家,有土地13畝,土地流轉費5200元;加上家里的4個勞動力在園區打工,一年下來,全家就可掙6.5萬元。該村的700余畝土地已全部流轉出去,村里有136人在園區打工,按最低每人每年8000元計算,2014年僅勞動收入就有108.8萬元。
目前,園區共吸引外來企業12家、成功落戶企業8家。共流轉土地3萬畝,帶動核心區15個行政村、25個專業合作社、2萬余群眾種植白術、牡丹、杭白菊等中藥材,帶動農戶就近就業2.1萬人次,僅園區農民增收就達180余萬元。
2013年初,從貴州健神農業開發責任有限公司引資2000萬元,在園區發展鐵皮石斛種植搞得有聲有色,為帶動園區鐵皮石斛產業發展,提高石斛產業深加工水平,采取科技育苗、基地種植、產業化加工的新型產業鏈條發展摸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自2014年初以來,鐵皮石斛種植基地上,每天都有數十名當地留守婦女、村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忙碌地為鐵皮石斛種植打工掙錢。
“我們在長興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區鐵皮石斛種植基地上打工,每天能掙80元至120元,既得了收入又照顧了年老多病的爺爺,這種雙全齊美的事當然好啊!”長興鎮小地村村民石玉花高興地說。
石斛老板陳培蘭算了一筆賬:建一個一畝地的石斛大棚,加上10萬株苗種需要成本在16萬元左右。一畝地一年可產石斛400公斤,按每公斤400元賣出,第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其目的就是帶動周圍村寨的老百姓種植石斛,讓他們也盡快富起來。”
據統計,僅園區發展石斛產業一項,就帶動了203戶農民參與,年實現戶均增收1萬多元以上。
目前,園區共吸引外來企業12家、成功落戶企業8家。共流轉土地3萬畝,帶動核心區15個行政村、25個專業合作社、2萬余群眾種植白術、牡丹、杭白菊等中藥材,帶動農戶就近就業2.1萬人次,僅園區農民增收就達180余萬元。
今后三年,松桃長興中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區將在園區中建景區,圍繞‘產城游’三位一體,聚集‘苗王湖’原生態休閑區的人氣,凸顯九龍‘邊邊場’特色,加大‘情人湖’旅游景點開發和原躍進水庫農業觀光休閑旅游開發,全面盤活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全力打造全國中藥材產業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