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蔬菜長在離地高設有定植孔的塑料管道中,它們是靠喝管道中循環流動的"營養液"長大的,避免了農藥、化肥對生存環境的污染。”近日隨海南省市農業部門領導在海南海口美蘭區三江鎮茄苪村離地高設管道水培蔬菜種植基地調研時,基地負責人張喜軍介紹,這里一茬葉菜從種植至收獲只需15—20天左右,產量每畝每年可達4-6萬斤。
15天一茬每畝可年產30噸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種新型水培技術蔬菜長在連棟塑料大棚內。這里種植的蔬菜有小青菜、莧菜、空心菜、小油菜等市民菜籃子常見菜,長勢良好。張喜軍介紹,基地占地201.37畝,擬建設離地高設蔬菜基地200畝,其中大棚175畝。今年2月才開始進場施工,第一批11畝高設水培無農藥、無公害的有機蔬菜目前已上市。
這里的一畝大棚可以種植13000穴蔬菜,產量每畝每年可達4-6萬斤,比土壤栽培高3—5倍以上。在管道中栽培的蔬菜不僅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而且蔬菜體內的纖維累積少,營養價值豐富。水培系統離地高設生產,杜絕了土壤病蟲侵染,也杜絕了土壤原有重金屬和其它污染物的污染,因此在生產中可以不需要進行農藥噴施,達到無公害蔬菜標準。
充分論證后計劃全市推廣
管道水培大約只有土壤栽培耗水量10%,可充分利用荒地、坡地,有效緩解海口蔬菜生產基地緊張局面。其用工只相當于傳統土培模式的30%左右,可大幅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市農業局將聯合省農業部門和專家,對這種新型水培技術進行充分論證后計劃在全市逐步推廣,以緩解海口淡季蔬菜供應依賴島外外調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