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臺風災后補種的辣椒已進入上市高峰期。“沙地辣椒畝產超萬斤,能夠過個好年了。”該鎮種植大戶楊茲華給記者算了筆賬,今年辣椒行情穩定且價格高,按現在每斤兩塊多的收購價,一畝辣椒能掙一萬多。
楊茲華在沙地種植辣椒已有六年,往年每畝地產量約6000斤。自從去年9月參加了海南省農科院在基地實施的沙土改良項目后,辣椒產量明顯提高,今年畝產有望超萬斤。而且在示范基地的帶動下,周邊已有2000多畝沙地被改良種植辣椒、西瓜等果蔬。
“文昌市翁田鎮沙地面積廣,這些沙地有機質含量低,嚴重影響作物出產率,尤其受去年超強臺風威馬遜造成的海水倒灌影響,海邊土地沙化更嚴重。”海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肖日新介紹。
在沙地改良示范基地,一排排辣椒植株下覆蓋著黑色的塑料地膜,易建韶植株所需的水分蒸發。地膜下面鋪設著四通八達的滴灌管道,將水肥直接輸送至植物的根部,實現了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的科學管理。為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示范基地還采取施撒椰糠生物有機肥,并揮灑石灰,調節土地酸堿度,采用不同作物輪作的方式,改良沙地不良性狀,提高沙地的可持續種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