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鎮種植楓木苦瓜面積達8500畝,今年產量預計達2.5萬噸。楓木苦瓜種植已成為沿楓木洋的大葵、山頭、市坡、石嶺坡、嶺仔5個村委會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農民年增加收入超過6000萬元。”4月8日,屯昌楓木鎮副鎮長方朝林向南國都市報記者介紹,楓木苦瓜種植戶通過使用嫁接技術、引進田頭監督3G系統等系列手段,提高苦瓜種植科技含量,使苦瓜品質更好,越來越好吃。目前有23家省外的收購商常駐在該鎮收購苦瓜,每天收購量高達40萬斤,主要銷往廣東、江蘇、福建等地。
據介紹,“楓木苦瓜”已成為屯昌冬季瓜菜的拳頭產品,以早熟、豐產、果色淺綠、光鮮亮澤、肉質爽滑、味微苦帶甜、形體均勻飽滿、耐貯運、耐熱性強等特點,單果平均重0.8斤,享譽省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楓木鎮在楓木洋、奇石洋、排營洋、嶺仔洋4個田洋重點打造楓木苦瓜種植基地,單單這里種植的苦瓜就達6450畝。記者看到,該基地綠油油一片,望不到邊際。苦瓜鮮嫩,長相很好。“今年苦瓜的收購價保持在2元左右,有錢賺!”農戶林大姐告訴記者,她家種植了15畝苦瓜,畝產大概有7000斤。方朝林說,苦瓜的高產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獲期長達2個多月。
4月8日上午,在楓木鎮一家苦瓜收購站,記者看到10多名工人正在用泡沫箱打包苦瓜,裝上車。來自廣東的收購商鄭老板說,他每天都收購500箱(一箱30斤)苦瓜運往廣州銷售,品質好的苦瓜收購價達2.2元一斤。
楓木鎮副鎮長方朝林介紹,楓木鎮成立了多個專業瓜菜合作社,有500多家農戶加入,通過產銷結合提高農民收入。通過合作社把分散的小生產的種植瓜菜農戶組織起來,抱成一團。政府引進收購商與農民簽訂生產和銷售合同,形成“訂單農業”,這就減少了農民的市場風險,降低了農產品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屯昌縣政府每年都拿出一定資金用于購買嫁接苗,發放給農戶種植。楓木鎮在我省率先實現“冬季瓜菜質量安全田頭監管3G系統”覆蓋應用到全鎮所有農業合作社中。田頭信息員把瓜菜種植、收獲、運銷全過程的信息采集入庫,農技部門據此提出相應生產指導信息及時送達農戶。當農戶遇到病蟲害時,可以通過系統第一時間將病蟲害描述和照片發給后方,由專家開出專業治療處方避免錯用、濫用農藥。同時農業主管部門還將通過該系統向信息員和農戶不斷提供最新的農技和培訓信息,提高種植水平。在生產銷售環節,貼有二維碼標簽的冬季瓜菜上市后,消費者、商戶和有關部門可通過手機拍碼或者溯源設備輕松查到產品詳細信息。3G系統的推廣應用,提高了楓木苦瓜的品質。
該鎮還制定了楓木苦瓜標準,并向省農業廳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地認證、向農業部申報無公害產品認證,均獲批準。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實行定點供應農藥,建立田頭檔案、農資檔案、農資臺賬、技術指導,生產全程實行農藥殘留檢測,確保苦瓜無公害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