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蘋果依靠自然優勢,申請了“煙臺蘋果”特殊地理標志產品。今年3月底發布的《2014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中,“煙臺蘋果”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1.05億元,位居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第二位,連續6年穩居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煙臺蘋果”品牌價值背后是眾多子品牌的努力與進取,煙臺龍口市南村果園果業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45歲的南村果園當家人邵剛,專注蘋果種植21年,一直致力于做高端蘋果,第一個引領培養發展全紅高端蘋果。“市場上不斷有人模仿,但是我更喜歡引領。”邵剛表示。
經濟導報:聽說當初國內收購商和出口商偏好粉紅色有表光的的蘋果,你怎么想到要培養發展全紅高端蘋果,并做起藝術蘋果?
邵剛:富士蘋果營養全,顏色才好,口味才好,顏色越深越好吃。2000年左右,國內收購商和出口商只收粉紅色有表光的的蘋果,深紅色、顏色老的沒人收,要低于市價3到5毛錢才能賣掉。
起初果農也不愿意做,最開始收購的全紅果都是老百姓沒來得及摘剩下的,一家也沒有多少。
2000年我冬閑的時候,就到蓬萊龍山店、大辛店、村里集等地田間地頭進行講課,培養果農種植新品種,告訴果農多施有機肥、延期采收,發展高端全紅、深紅品種,這些品種營養全、外表漂亮、口味非常好。
為了穩固收購市場,我們每斤高于出口蘋果2到5毛錢的價格收購,并承諾合作果農:一價到底,一收到底,市場降價我們不降,市場漲價我們漲,打消果農擔心賣不掉和降價的顧慮。后來又在牟平觀水和龍泉以同樣的方式培養果農。
市場當時也不認這種蘋果,我們硬著頭皮推,銷往英國、印度、越南和國內的廣州等地區。一年一年地推行,用了近10年的時間,才開拓出了收購市場和銷售市場,從富士蘋果品系中優選出高端蘋果新品種“紫弘”,其品質已達世界一流標準。
我們剛接觸貼字藝術蘋果是余大中少量地做一點送給自己的親友,這也是我們所知的中國藝術蘋果發起的第一人,但沒有進行市場化推廣。
1999年我們在龍口定做了不干膠字貼,免費發放給棲霞觀里鎮辛莊村的6戶果農,并承諾高價收購,這樣免費發字,高價收果,很快在市場推廣開了藝術蘋果。現在棲霞觀里鎮己經是全球藝術蘋果最集中、數量最大的產區。
經濟導報:買蘋果時,我們會碰到外表很好、里面壞掉的情況,而南村果園的蘋果質量和口味都有保證,如何做到的?
邵剛:多年前,我買過國外進口的蘋果,打開包裝后的情景至今難忘。“標準”!包裝很標準,蘋果也很標準,從那時起我就下決心要推動國內蘋果產業標準化。
2014年我們引進了世界一流的蘋果分選線,每個蘋果通過20張360度彩色照片、20張360度紅外線照片分析外表面質量,并檢測內部糖度與黑心病。這種設備我們是首家引進,目前亞洲惟一,對中國蘋果產業的標準化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
為了提升蘋果質量和口味,我們組織企業專家開始“富士蘋果質量提升計劃”,根據季節用手機短信和現場講課為果農提供技術指導,并免費送給果農優質有機肥,使蘋果產業進入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生態循環,為以后高端蘋果的發展打好示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