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質檢院司法鑒定室接到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等地多起農業生產使用的滴灌帶鑒定委托,在與法院溝通協調下,積極委派司法鑒定人參與現場勘驗,并及時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為農民挽回了經濟損失。
滴管技術最早出現于以色列,后經引進我國,在新疆、甘肅等缺水地區應用較為廣泛,最近幾年我區也興起使用。使用滴灌技術后具有節水、節肥、壓堿、施工簡單、成本低、可回收等優點,同時大力推廣應用滴灌技術也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長遠的社會效益。
當前,一些生產企業生產的滴灌帶存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現象。主要質量問題是炭黑含量、拉伸性能、抗壓強度等不足,無法滿足正常的生產活動。為此,內蒙古質檢院提醒廣大農民:一是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并保留好銷售票據。二是購買產品時應注意查看生產企業名稱、生產地址、產品信息,并與票據進行核對,尤其應注意避免購買“三無”產品以及價格明顯低于正常范圍的產品。三是購買到“三無”產品或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時,及時使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