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莒縣洛河鎮崔家莊的村民盧世杰忙的不可開交,每天一大早都會有不少村民到他的大棚里購買他培育出來的蔬菜苗,村民們都說,盧世杰培育的苗質量好,成活率高。盧世杰有什么訣竅呢?一起來看看。
在盧世杰位于洛河鎮崔家莊的育苗大棚里,工作人員正在對棚里的蔬菜苗進行培育、澆水,雖然外面天氣炎熱,但是在這個大棚里,卻絲毫沒有悶熱的感覺。
盧世杰介紹,這種棚叫智能溫室,全部依靠電力,里面配備濕簾、風機等設備,一旦溫度過高就會開啟濕簾和風機,這樣大棚里面就沒有那么悶熱了。
2009年,盧世杰開始從事蔬菜大棚種植,為了能讓自己的蔬菜質量好、產量高,他經常去壽光取經學習,2013年,壽光新型的“智能溫室蔬菜大棚”,讓他看到了蔬菜育苗市場的廣闊前景。
盧世杰介紹,以前大家都用土棚,效果不如智能工棚育苗好,工棚降溫設施和遮蔭效果都很好,這樣中午的時候拉上遮陽網,早上跟下午讓秧苗充分見光,這樣培育出的苗子比較壯實,栽到老百姓棚里也比較好,不會出現死苗。
看到盧世杰育出來的苗品種多、抗病能力強,不少原來自己在家育苗的村民也將種子送到了盧世杰的育苗棚里讓他幫忙培育,既保證了育苗質量,還能利用這段時間在盧世杰的育苗大棚里打工掙錢,可謂一舉兩得。
盧世杰現在已經建起了五個溫室大棚,其中智能溫室4個,能一次性育苗300余萬株,經他培育出的蔬菜苗遠銷到臨沂、日照五蓮等地,既方便了菜農,也帶動了鄉親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