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秋,棗莊市農機部門大力推行玉米聯合收獲和秸稈還田“一條龍”作業,共完成玉米機收及秸稈粉碎還田面積196.8萬畝,機收秸稈還田率達到89.2%,從根本上切斷秸稈焚燒源頭。
一是優選適宜配套機型。組織技術人員幫助農機戶把好機具選型關,嚴格按照購機補貼政策實施要求,重點補貼發展玉米聯合收獲機、大型深耕(深松)機、聯合耕整地機、大型精量播種機及配套的120馬力以上拖拉機等秋季急需作業機具,加強機具配備,保證作業能力。
二是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的主力軍作用。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為作業主體,以訂單作業、合同作業為主導模式,深入開展玉米機收秸稈還田規模化作業。在抓好玉米機收秸稈還田作業的同時,實行玉米機收、秸稈還田、機械耕整地、小麥機播“一條龍”作業,各項作業壓茬進行,縮短了生產時間,以種禁燒。
三是實行作業獎補。突出重點區域,選擇城區周邊、市內主要交通道路(京臺高速、京滬高鐵、棗木高速、棗莊城區外環、206國道、郯薛線、北留線、棗臺公路及旅游路等)兩側的30個鎮(街)作為示范鎮(街),大力實施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和機械深耕(松)整地。擴大示范和實施效果。
將實施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機械深耕(松)整地的農戶或承擔作業任務的農機合作服務組織設為獎補對象,對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面積達到89%以上并完成下達的機械耕(松)整地任務,且作業地塊相對集中、成方連片、無秸稈焚燒現象的示范鎮(街),按作業面積,市級分別給予15萬元至30萬元的作業獎補,提高農民群眾秸稈還田的積極性。
四是嚴格作業標準。重點強化對玉米機收秸稈還田示范鄉鎮和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區域作業質量監管,制定了技術標準,即留茬高度≤8cm,秸稈粉碎長度≤5cm,勻拋后進行機械耕整地,深耕深度≥20cm、深松深度≥25cm,耙勻耙透,地表秸稈完全掩埋,下實上松,切實破解焚燒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