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由于干旱的原因,及環保問題的壓力,農藥行業的發展很是景觀,但是近幾日多家農藥及涉農上市公司陸續的公布上年的業績,14家農藥上市公司公布的報告顯示,農藥銷售表現的很出色。
紅太陽公司的農藥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增幅最大,達39.01%,主要得益于其形成了“中間體—原藥—制劑—銷售”的全產業鏈優勢。國內最大的農藥制劑企業諾普信營業收入增加25.39%。
2014上半年,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的農藥企業有8家,其中新安股份、華邦穎泰繼續保持強勢發展,農藥業務營業額分別達到23.34億元和19.2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34%和26.03%。另外出口型農藥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均有提高,主要是因為海外農藥需求量逐年增加,中國農藥產品國際地位提高。上半年營業收入負增長的企業有3家,分別是錢江生化、升華拜克和利爾化學,分別為-20.71%、-14.31%和-4.65%,其中錢江生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赤霉素上半年銷量下滑嚴重,升華拜克因控股子公司股權轉讓影響了營業額。
作為中國唯一一家農藥制劑上市公司,諾普信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15.26億元,增長25.39%。
從整個農藥行業發展來看,農藥本身屬于需求固定、增長穩健的行業,且2011~2015年國外有46種專利農藥到期,市場規模40億美元,到2023年將有166個到期,預計新增市值110億美元。不過在產能轉移的推動下,中國農藥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上半年,全國多地區受干旱影響較大,農作物用藥量相對較少。據相關部門預測,2014年下半年部分地區病蟲害規模性發生的可能性較大,有望拉動國內市場需求,一些有特色的“個性化”產品將有表現機會,尤其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今年登記數量井噴,有望打開一片新市場。
國際上,除大噸位產品如草甘膦、百草枯、毒死蜱、阿維菌素、敵敵畏、吡蟲啉等迎來難得的商機外,中國的制劑產品也獲得國際認可,高效、低毒、低殘留、安全、環保型制劑也將有不俗的表現。
由于自然的災害,許多農藥企業的銷售成績不佳,但是據有關部門預測,下半年將有可能帶動農藥市場的需求,農藥的使用量將會有提升。
信息來源:中國農華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