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縣三大產業之一的中藥材,‘十三五’期間,可為全縣農民人均提供3000元以上純收入。”近日,隆德縣藥材辦主任王銀庫說。“十三五”期間,隆德縣將進一步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以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為目標,培育加工企業,開拓營銷市場,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中藥材是隆德縣的傳統優勢產業,經過縣委、政府多年的扶持引導,目前已初步形成“百戶加工,千戶育苗,萬戶種植”的產業發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全縣農民人均藥材純收入達800元左右。“十三五”期間,全縣中藥材將采取“公司(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模式,推行“訂單種植”,積極開展生產基地建設和加工企業GMP認證,構筑種植、加工、營銷和研發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新格局,努力在種植規模、種植標準、農戶參與度、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逐步實現由“中藥材原料基地”向“中醫藥產品生產基地”轉變,使中藥材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朝陽產業。
隆德縣以“建設高原藥都、打造六盤品牌”為目標,以黃芪、秦艽、柴胡為主打品種,以板藍根、水飛薊、黃芩、大黃為搭配品種,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提高規范化種植水平,提升加工和研發能力。建立科技研發體系、市場營銷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和物流配送體系等,推進中藥材產業擴量、提質、增效。到2020年,使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加工量達到5萬噸以上,實現總產值20億元以上,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引進培育中藥材企業100家以上,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0個、農民經紀人和種植大戶200人、家庭農場100家,使縣內中藥材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經紀人和種植大戶分別達到100家、130個、500人。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契機,加強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都中藥材天地網和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公司聯系,建立六盤山(隆德)道地中藥材產業鏈綜合體,完善專業交易市場、信息服務中心、科技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科技培訓中心和中藥材展示廳等,以傳承、創新“中藥文化”為重點,研究開發藥枕、泡酒料、藥膳配方、藥茶、煲湯料等保健品10多種,力爭3個品種通過國家GAP認證,10個品種通過國家農產品原產地認定,3家企業通過GMP認證,不斷提升“六盤山道地中藥材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力爭將隆德縣打造成為西北乃至全國中藥材集散地,并爭取“中國藥材之鄉”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