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氣轉冷,江門棠下鎮養豬戶羅明(化名)按照慣例,及時添加一定量抗生素預混劑拌料喂豬。
季節轉換時,使用抗生素做全群保健,像養豬戶這樣的養豬專業戶早已熟練掌握。不僅如此,在母豬產前產后大約各一周時間,還會分別注射一針抗生素;而 且在仔豬出生后3天、7天、21天也分別使用抗生素給仔豬打針或拌料飼喂。俗稱“不管三七二十一、產前產后各一針”,這樣的保健方式已成為目前養豬業最常 用的保健方案。
“今天你吃‘素’了嗎?”成為不少網友聊天的流行問候語。年初,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9%的被訪問者表示關注有關養殖業濫用抗生素的新聞,養殖行業使用抗生素的話題儼然成為備受矚目的公共話題。
“加藥保健”已是常態
養豬10多年來,羅明一直遵循這樣的養豬保健方式,不敢絲毫怠慢。羅明告訴記者,這樣做的目只有一個——預防細菌性疾病。只不過,他不明白為何十幾年前的豬極好養,也很少使用抗生素,如今豬病日益復雜,“離開抗生素,豬簡直沒法養。”
給豬群喂抗生素的“保健方案”起源于上世紀40年代的歐美國家,在預防細菌性疾病方面,抗生素的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近30年來,我國養豬 集約化程度加強,從一家一戶的個人養豬發展到每場規模上萬頭的產業化模式,全國生豬出欄量從1978年的不到2億頭到2008年的6億頭。養殖密度增大, 疫病成了養豬成功與否的最大障礙,藍耳病、豬高熱病等疫情的暴發,令養殖者聞病色變,這更使源于西方的“加藥保健”方式有了用武之地,被各個養殖場視為養 殖成功的法寶,經久不衰。
消費者希望食用的豬肉產品絕對安全,因此他們希望養殖環節能絕對禁止使用抗生素。但對于生產者來說,養殖是謀生獲利的生意,精確計算投入產出才是關 鍵。例如,某些抗生素具有一定促生長效果,就被一些國家列為飼料級添加劑容許長期添加在動物飼料中,目前我國也已批準了土霉素、黏桿菌素、桿菌肽等20多 種抗生素可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如何平衡兩種訴求的關系,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關鍵所在。
而目前在我國養殖行業中,憑經驗飼養、憑感覺用藥,把抗生素視為預防和治療畜禽病的萬能藥,在疾病高發時,盲目加大劑量使用,幾乎已成為常態。北京 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肖永紅教授等專家調查推算,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46.1%被用在了畜牧養殖業。濫用抗生素在全世界的養殖業都非 常普遍,但在中國顯然更為嚴重。
更新換代快是不爭事實
抗生素在養殖業中濫用成災,與其背后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
近一年多來,四會知名獸藥經銷商歐傾國(化名)極力向養豬戶推廣替米考星產品。而此前他所代理的氟苯尼考產品早已不在他推廣范圍之內。歐傾國坦言, 替米考星的利潤高于氟苯尼考是他改變推廣計劃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由于科研證實替米考星具有一定的預防藍耳病作用。近年來,替米考星制劑產品銷售火爆,價 格高,企業給經銷商的利潤也高。
獸藥領域,抗生素產品更新換代特別快,一個新獸藥在市場上的生命周期大約只有2—3年。“新獸藥上市頭兩三年利潤最高。”歐傾國介紹,新藥上市初 期,由于寡頭企業壟斷生產,企業利潤至少有50%,經銷商利潤也有20%。隨后市場競爭加大,利潤空間下降,“現在,2004年熱銷的氟苯尼考已處于利潤 下降期。”歐傾國說,目前多數經銷商的門店利潤來源主要依靠抗生素產品的銷售業績,大約占60%,一位不愿具名的某抗生素生產企業業務員告訴記者,作為廠 家在獸藥門店的駐店員,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協助門店推銷廠家產品,其經濟收入與產品銷量掛鉤。
生產企業與經銷商想方設法為新藥找賣點,推銷新型抗生素,“三鮮湯”、“黃金搭檔”等商品名層出不窮。養殖戶總希望有特效藥,過度依賴抗生素的防病作用。“加大劑量使用已是普遍現象。”歐傾國說,更有一些養殖戶將人用抗生素當做獸用。
抗生素濫用的后果是越來越多的藥物因為耐藥性而失去作用,在獸藥領域,抗生素快速更新換代已是不爭的事實。羅明告訴記者,十年間保健用藥品種已從最 基本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轉變到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類、頭孢類、喹諾酮類等高端抗生素,“但保健方案不變,為了防止耐藥性產生,只有時常 輪換用藥。”
該藥殘留未列入常規檢測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先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規范》、《獸藥質量標準》和《獸藥管理條例》等,規定了各種抗生素藥物的休藥 期。也出臺了《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等規定,開展獸藥殘留監控和檢測工作,打擊、查處在動物生產中使用違 禁藥物等措施。但是因在畜禽產品生產、銷售環節尚沒有嚴格的監控和限制,上述措施仍難于遏制濫用抗生素的現象發生。
記者曾在各地屠宰場現場了解到,動物防疫部門進駐現場,其職能只負責生豬屠宰前后檢疫,主要檢查動物疫病,即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生豬質量的檢驗由屠 宰場自身負責。目前的檢查項目不包括抗生素等獸藥殘留,也難鑒別生豬使用抗生素藥物后休藥期是否符合標準。雖然具備藥物殘留檢測資格的各地質量監督中心也 會不定期抽檢,但對于分散飼養,也無法全面、系統檢查。即便檢查到養殖者違規使用抗生素,處罰措施只是一般的批評教育和罰款,威懾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