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華北超采區打響農業節水攻堅戰

   日期:2014-09-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6    評論:0    
  近年來,華北水漏斗區地下水超采形勢日益嚴峻。要用好雨水、注重節水,在種植結構、抗旱品種、節水技術上做文章,實現農業從對抗性農業向適應性農業轉變,從被動抗旱向主動避災轉變
 
  河北省農業廳日前發布,河北將在地下水嚴重超采區適當壓減依靠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麥種植面積,改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制為一年一熟制,實現“一季休耕、一季雨養”,挖掘秋糧雨熱同期的增產潛力。河北還規定,對于項目區壓減小麥種植的農戶按照畝均500元的補助標準進行補貼。
 
  9月初,北京市也出臺規劃將地下水嚴重超采區定為重點控制區域,區域內逐步有序退出高耗水作物種植,采用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果則果、宜休耕則休耕的方式恢復水源涵養功能;暫不能退出的發展旱作農業或種植生態作物。根據“以水定業”的方針,調減用水結構。
 
  兩省市為何不約而同推出類似舉措?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節水處處長高祥照說,我國每年用水5800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占62%。每年農業用水缺口超300 億立方米,平均生產1公斤糧食耗水量高達800公斤,而世界先進水平耗水量僅為500公斤。一方面用不上水,另一方面又大水漫灌。在此情況下,擇機分區域調整種植結構、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行動是必然選擇。
 
  “地下水超采區必須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讓土地休養生息,減少農業地下水灌溉量。這體現了新的糧食安全國家戰略在重視糧食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業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北等地的規劃是一項好舉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華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區綜合治理位列其中,并提出,要通過財政獎補、結構調整等綜合措施,保證修復區農民總體收入水平不降低。
 
  小麥是北方農業灌溉的用水大戶,也是兩省市此次種植結構調整的重點。綜合小麥需水量和自然降水量來看:江淮地區基本供需平衡;淮河以北缺水100毫米以上,黃河以北降水量只能滿足小麥需水量的三分之一,缺口需要灌溉補充;西北干旱區則主要靠灌溉。
 
  種植結構調整會不會影響項目區的糧食安全?在規劃出臺前,河北已進行了相關試點調研。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院長王慧軍介紹,從今年武強縣5000畝微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小麥田看,在穩產增產的前提下,每畝可節水70噸到80噸。如果在全省推廣,即使按每畝節水50噸算,全省3500萬畝小麥的節水量將相當于南水北調計劃給予河北的用水量。
 
  北京市則在明確每年每畝大田200立方米的用水標準基礎上,還利用上設施、增農藝等措施,挖掘節水農業潛力和確保“菜籃子”產品供應穩定。北京配套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不同種植結構采用不同設施。糧田推廣移動式噴灌、指針式噴灌等先進節水設備與水肥一體化技術;菜田以覆膜灌溉和水肥一體化兩項節水技術為核心。
 
  近年來,我國干旱發生范圍和程度呈增加趨勢,華北水漏斗區地下水超采形勢日益嚴峻。專家認為,要順應天時和作物生長規律,不是一味增加灌溉量,而是力求降水和作物需水期同步。這就要用好雨水、注重節水,在種植結構、抗旱品種、節水技術上做文章,實現農業從對抗性農業向適應性農業轉變,從被動抗旱向主動避災轉變。此外,深耕、合理施肥和中耕管理等良好的技術措施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提高水分利用率。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工布江达县| 仙游县| 滦平县| 襄汾县| 九龙县| 新绛县| 深泽县| 东辽县| 喀喇沁旗| 繁峙县| 达日县| 临夏县| 孝昌县| 唐海县| 双辽市| 深水埗区| 奉新县| 和龙市| 泸西县| 商都县| 濮阳市| 疏附县| 蛟河市| 康定县| 灵宝市| 沙田区| 建平县| 梅河口市| 苏尼特左旗| 卢氏县| 高青县| 大冶市| 蕲春县| 丰镇市| 洞口县| 定陶县| 珲春市| 崇文区| 渝北区|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