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保墑防病提肥效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周法永博士介紹,為提高馬鈴薯在重茬土地上的產量,減少連作障礙,與中農控股聯合研制了“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該肥含有31種有益生物菌,而國內一般的生物菌肥只含有3~5個菌群。31種有益生物菌經過多年馴化培養后,具有耐高滲壓、耐高溫的特性,同時作為培養基的高含量有機質和氮磷鉀摻混后不產生化學反應,保證生物菌休眠態6年以上,成活率達到85%以上。該生物配方肥不僅具有促進作物生長、抑制土傳病害的作用,還能夠解除土壤板結,補充土壤中微量元素,均衡營養,套餐施肥能夠大大提高化肥利用率。
中農控股高級農藝師閆保福介紹,中農控股“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已經在山東、河南、河北、青海、新疆等地推廣3年,在馬鈴薯、花生、玉米、棉花、小麥、瓜果、蔬菜等作物上都取得良好效果。
現場觀摩農民拍手稱贊
圍場縣為全國馬鈴薯種薯基地,年平均種植面積40萬畝以上。在牌樓鄉牌樓村現場觀摩會上,專家們科學取樣測產結果使農民心服口服。該村馬鈴薯種植大戶悅忠海說,去年50畝馬鈴薯地使“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增收6萬多元,今年140多畝地采用“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和生物有機肥做底肥,每畝施用120公斤生物配方肥,配合施用120公斤“大地之秀”土壤調理劑。從現場測產看,畝產在1萬斤以上。“配方肥中的生物菌肥群,不僅含有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等增產效果十分明顯,超出預期產量,據當前市場價格計算,每畝馬鈴薯增收2000多元,我這140畝地相當于多掙了28萬元。明年將馬鈴薯種植面積再擴大到250畝, 通過示范效應為更多種植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悅忠海興奮地表示。
周法永表示, “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生物菌群中的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可明顯提高作物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吸收率,控制氮、磷、鉀的釋放速度,使作物壯而不旺,后期集中釋放,膨大果實,還能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生長等作用。
大力推廣讓更多人受益
中農控股特聘農化專家吳玉光教授表示,與施用傳統化肥相比,在等價投入的情況下,“大地之秀”增產效果明顯,一般可比傳統種植增產10%~15%。在內蒙古、河北等適宜馬鈴薯種植區域,一般畝產在3000~4000公斤。另外,使用“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后,馬鈴薯的瘡痂病和粉痂病得到了有效抑制,采樣地塊未發現這兩種病害,而且抗重茬、抗鹽堿效果明顯。
黃家營村孟慶瑞是當地馬鈴薯種植專家。他說:“種土豆這么多年,對于3年以上的重茬地塊,過去只能種植胡蘿卜等其他作物倒茬,一是倒茬地一般產量都很低;二是倒茬作物不成規模,種植戶經濟收入很低。通過這幾年施用‘大地之秀’生物配方肥和生物有機肥,馬鈴薯的瘡痂病、粉痂病,晚疫病等病害明顯減少,村民的經濟收入明顯提高。建議應該擴大范圍,讓更多農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