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光在本次報告會上稱,2016年是化肥行業最為困難的一年。產能過剩凸顯,需求明顯不足;經濟環境欠佳,生產、出口、市場均嚴重受挫。效益每況愈下,利潤持續下滑,洗牌剛剛開始,嚴冬遠未結束。各項優惠政策相繼取消,安全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倒逼化肥產業攜手并進,轉型升級。
現狀:供需平衡收窄 行業利潤下滑
來自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1-9月全國磷肥總產量1225.5萬噸(折P2O5),同比下降10.4%。其中高濃度磷復肥1133.6萬噸,同比下降8.9%;磷酸二銨 1209.1萬噸,同比下降8.3%。
受國際糧價下跌和化肥需求減少的影響,2016年前9個月我國主要磷肥產品出口大幅下跌。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9月累計進口各種磷復肥17.9萬噸P2O5,同比下降18.5%;出口各種磷復肥299.9萬噸P2O5,同比下降28.9%,占磷肥總產量的24.5%;凈出口各種磷復肥282.0萬噸P2O5,同比下降29.5%。受化肥零增長政策的影響,2016年1-9月份我國磷肥表觀消費量為943.5萬噸P2O5,同比下降2.5%。含磷肥料消費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和湖北等地區。
2016年前9個月,磷肥供應和出口同期減少,但由于需求下降,供需平衡擴大。今年1-9月份,磷酸二銨市場繼續延續上年底的下行走勢,受冬儲市場進展欠佳影響,年初伊始表現出疲軟走勢。七八月份國內秋季備肥市場逐漸啟動,但價格并沒有回暖跡象,而且大多數貿易商只接受保底價格,實施后期結算。64%磷酸二銨主流出廠價格降至1950-2000元/噸,比年初下降400元/噸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500元/噸左右。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磷酸一銨市場整體呈現單邊下跌走勢,即使在春耕期間,市場也未見回暖跡象。七八月份隨著秋季備肥市場啟動,成交略有好轉,但價格仍持續走跌。55%粉狀磷酸一銨主流成交價降至1550-1600元/噸,比年初時價格下降400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450元/噸左右。受國際市場價格大幅走跌的影響,2016年印度市場平均到岸價格為353美元/噸,同比降幅達23.9%;印度、巴基斯坦補貼下降,印度國內最高零售價格下調;印度上年結轉庫存較高,今年進口量下降;東南亞市場需求穩定;美國部分磷肥裝置停產;加陽和加鉀兩公司合并,整合磷肥業務;摩洛哥和沙特新建項目推后,但仍有新裝置投產。
李光還分析認為,2016年磷肥行業利潤下降明顯,1-8月磷肥和復混肥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別降至0.45%和4.24%;產能退出緩慢,仍有新建裝置投產;開工率整體下滑,特別是磷酸一銨行業開工率降至近三年新低;農產品價格走低,磷肥需求下降,出口市場量價齊跌;供需平衡收窄;整體下行,局部調整的走勢已成定局。
預測:市場回暖較難 亟待轉型升級
談到2017年春季磷酸二銨的供需情況,李光表示,盡管當前磷肥的產量和凈出口量預期下降,但由于庫存較高,明年春耕市場磷酸二銨資源量達到近3年來最高水平的795萬噸實物庫存量(2015年為726萬噸,2016年為690萬噸),預計市場回暖難度很大,低位仍是市場主流。
為了應對行業低迷態勢,磷復肥企業首先應當主動作為,根據需求調整開工,提升產品質量,注重安全環保,加強磷礦伴生資源利用。其次,創新發展必不可少。產品創新要向功能化、環保化、高效化和差異化發展;營銷創新應以需求為主導,精耕細作,打造廠商共同體;服務創新需注重服務,做好田間試驗、示范推廣和施肥指導等。此外,積極爭取寬松的政策環境。目前我國磷復肥產品仍征收出口關稅,協會正在同主要企業一起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力爭取消關稅或降至與進口相同的關稅水平。后期爭取出口退增值稅。
李光表示,化肥優惠政策取消,資源稅開始征收,環保要求更加嚴格;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政策出臺,逐步控制化肥用量;國內外糧食價格長期低位,影響化肥投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肥需求品種發生改變;實行輪作休耕試點,播種面積將減少;摩洛哥、沙特等低成本磷肥產能增加;印度、巴基斯坦補貼減少導致磷肥進口需求減少等,這些都是磷復肥工業面臨的不利因素。因此,中國磷復肥工業的出路在于加快轉型、降低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適應農業需求變化,調整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適應市場流通變化,調整銷售模式;提高綜合競爭力,增強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