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龍門蔬菜批發市場看見,一輛載著白菜的貨車在蔬菜進場登記窗口停下來,司機拿出一張“肉菜流通服務卡”,市場工作人員隨即將該批次蔬菜的產地、凈重、客戶姓名等信息錄入溯源管理系統。
據了解,龍門蔬菜批發市場作為綿陽城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每天供應著城區零售蔬菜和各大超市、學校、廠礦、餐廳、酒店等場所85%以上的用菜,一頭連著種植農戶,一頭連著餐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責任重大。為解決蔬菜流通來源追溯難、去向查證難等問題,我市從源頭管理做起,于2014年將龍門蔬菜批發市場納入肉蔬流通追溯體系。經過2年多的建設,目前龍門蔬菜批發市場已建立起以智能溯源電子秤為主要交易結算模式的蔬菜溯源管理系統,并按要求實行入場登記、進場檢測、電子結算、配裝發貨等數據及時上傳,把好蔬菜交易準入關、檢測關、交易關,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
入場登記是指全檢人員在蔬菜經營戶進入市場交易前,將經營戶和蔬菜的相關信息錄入市場管理IC卡,為經營戶及其經營的蔬菜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檔案。檢驗檢測是當蔬菜完成進場登記后,批發市場經營戶還必須將購進的蔬菜送到檢測室進行檢測,在經過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指標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交易。對不合格的產品,批發市場將進行相關處理。
在批發銷售環節,經營戶將使用市場統一配發的智能溯源電子秤進行交易,上面記錄了經營戶的基本信息。交易過程中,買家只需用具有借記卡功能的肉菜流通服務卡在智能溯源電子秤上刷卡支付,就完成了整個交易,而這批蔬菜的“身份信息”也進入了買家的卡中。當蔬菜進入農貿市場、超市等零售環節時,市民就可以根據打印出的交易票據查詢蔬菜的“簡歷”。“有了追溯系統,每一批進場的蔬菜都有了自己的信息檔案,產地、買賣記錄一查便知,對商家和顧客都負責。”龍門蔬菜批發市場負責人說,有了這張小票,市民在農貿市場上如買到可疑菜或問題菜,即可通過現場的溯源查詢機查看菜的供貨渠道,掌握上游信息。相關單位則能及時追溯源頭,發現并阻止問題食品進入餐桌,將食品安全問題的危害降到最低,確保市民買到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