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臨安市茶葉產業協會了解到,《臨安茶葉產業提升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目標通過五年的努力,全市6.5萬畝茶園保持基本穩定,茶葉總產值力爭達到5億元。這意味著,在不明顯增加面積的基礎上,產值要實現翻倍增長,新一輪五年行動計劃將更加重視畝均效益。
根據《臨安茶葉產業提升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4年―2018年,臨安市將新建規模基地1萬畝,實施低產低效老茶園換種改植1萬畝。面積增加有限,更加注重品種優化,到2018年,全市無性系良種化率將達到50%以上。同時開展高山茶區本地群體優勢品種的基地登記保護和選育開發,保障臨安茶葉的品質基礎。
如今茶葉市場展現出越來越多樣的消費規律和需求,遵循這種趨勢,臨安市茶葉產業的提升發展還將依托生態、品質優勢,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為驅動力,以綠茶為主導,有序引導紅茶等多茶類開發,以春季名優茶為重點,鼓勵夏秋茶、出口有機茶生產和茶葉深加工。
組織化、規模化是臨安市茶葉產業更快實現品種優化的前提,今后這五年,臨安市宜林荒山和現有分散茶園將加快流轉,合作社聯合組建區域性專業合作組織將得到更多鼓勵與扶持,企業等經營主體將更多地參與建立規模基地,并通過完善道路、溝渠、蓄水池、水電、綠化防護林等基礎設施,配置噴灌、防凍抗旱、生物物理防治等生產設施和茶園耕作、修剪、采摘等機械,實施全程安全質量管理,優化基地建設,建立更多的標準茶園。
從生產到加工,都離不開“標準”二字。茶葉企業要轉型謀升級,須加強標準化茶廠建設,通過優化改造完善加工工藝,引進和應用名優茶連續化加工流水線,實現茶葉加工的清潔化、連續化、規模化。目前大洋茶葉已引進一條先進的名優茶連續化加工流水線。有了現代制茶機械的“加盟”,提升發展“如虎添翼”。到2018年,臨安市將推廣名優茶連續化加工流水線15條,建成省級標準化茶廠3家,臨安市級標準化名優茶廠30家。
品牌,是產品銷售的法寶。今年開始,臨安市還將提升“天目青頂”等品牌產品品質和質量標準,建立生產追溯制度,強化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品牌產品包裝,強化證明商標監管保護和推廣應用。此外,學習現代營銷方式,構建區域品牌市場推廣體系,建立3―5個本地區域鮮葉交易市場,選擇大中城市目標市場,逐步建立品牌專賣店、連鎖超市和現代茶館茶樓的銷售網絡。鼓勵發展茶葉網絡營銷,實現線上線下銷售的結合,建立茶葉電子商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