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陵水努力發展特色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30日晚上,陵水黎族自治縣在海口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羅保銘在陵水代表團審議報告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如何在一年內打贏促進農民增收的翻身仗進行研究部署。
近年來,陵水財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長,而農民人均收入卻落后全省,并且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一步步拉大。1月28日,羅保銘到陵水代表團參加審議時要求,用一年時間打贏促進農民增收的翻身仗,真正把陵水熱帶特色農業打造成為富足本地農民、服務全國人民餐桌的一張王牌。
“大家要把百姓增收當作頭等大事抓好落實,一村村去查、一戶戶去訪,深入去分析百姓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提出解決百姓增收問題的具體舉措和路線圖。”省人大代表、陵水縣委書記麥正華說,要促進農民增收,首先要掌握制約我們陵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窮根”。
麥正華說,雖然近年來陵水農業發展較快,但是離“王牌”還有一段距離,我們要充分發揮陵水熱帶農業資源和生態品牌優勢,優化品種結構,擴大設施農業和有機農業規模,拓展和延伸產業鏈,著力提高陵水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信譽度、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力爭到“十三五”期末,打造一批海南省乃至全國知名的農業品牌。
“陵水農業沒有發揮效益,關鍵在于小而散,拳頭產業不多,品牌農業薄弱。”省人大代表、陵水縣長楊文平說,陵水要依托已有的陵水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標準化生產基地示范帶動作用,因地制宜地擴大主導產業的生產基地規模,實行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提高產業化程度。
農業是傳統產業,要提高附加值,需要將視野放寬,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楊文平說,陵水正在實施“互聯網+農業”行動計劃,和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引進了“農村淘寶”項目,大大提升了農業發展空間,未來還可以發展“國際旅游島+農業”“金融保險+農業”“一帶一路+農業”等。
據悉,“十三五”期間,陵水將重點加快建設6個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示范基地,形成1-3個農業公園,以農業公園和基地為核心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范縣、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同時,融入“大三亞旅游經濟圈”,大力發展以農民家庭經營為基礎的特色鄉村游、民族風情游、村落風光游等新型休閑農業,加大鄉村旅游開發力度,編制全縣鄉村旅游規劃,指導開發一批農家樂旅游項目,拓寬農民收入來源。
“把脫貧攻堅工作和產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起來,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策,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扶持城鄉居民就業創業,增加務工收入。”麥正華表示,“我相信只要全縣上下團結一心,找準問題,對癥下藥,一定能完成羅書記交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