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備工作
包括種子消毒、浸種催芽、育苗盤和操作工具的消毒及基質的選配等。常用的消毒藥劑有:多菌靈400倍液、福爾馬林100倍液或漂白粉10倍液浸泡育苗工具,在催芽室、育苗室噴霧消毒或用硫磺熏蒸消毒。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消毒)。
二、播種
播種前進行發芽試驗,根據發芽率來確定預備苗的播種數量。具體為:育苗總株數*漏播率*不發芽率*110%,提前2~3天先播預備苗。黃瓜種子易戴帽出土,播深宜在1~1.5厘米,每穴1粒,覆蓋后稍加鎮壓,澆透水至穴孔下端有水滴出為止。
三、催芽
將育苗盤排放在催芽室的育苗架上,蓋一層地膜保濕。催芽室溫度保持在28~30℃,空氣濕度保持在90%以上。如果基質干燥,需噴水1~2次,特別是當有50%~60%的種子破土時,必須噴水1次,防止秧苗戴帽出土。當育苗盤內有60%~70%種子頂土時,即可出室。
四、育苗溫室管理
1.溫濕度黃瓜幼苗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晝溫26~28℃(陰雨天20~22℃),夜溫18~20℃,溫度高于35℃、低于10℃都會影響幼苗生長,0℃時便會受凍害。育苗室空氣濕度白天保持在80%左右,夜間90%。濕度過高時,冬春采用加溫排濕法,夏秋結合降溫開啟排氣扇和天窗同時排濕。
2.水分幼苗對水分需求敏感,基質潮濕時生長良好,但濕度過大,尤其當根際溫度低時,易產生漚根現象。基質含水量以50%~55%為宜。
3.營養液黃瓜幼苗對養分敏感,尤其是氮磷元素。營養液的配方根據不同肥料來源選用黃瓜專用營養液配方或常用配方配制,在子葉展平至一葉期采取營養液與清水間隔澆灌,1片真葉后便連續澆營養液。
4.光照正常充足的光照可使幼苗生長健壯,促進發育,提早采收,提高產量。在育苗期間,冬春上午光照低于2000勒克斯時須給予補光,夏秋光照達3萬~4萬勒克斯時要及時遮陽降溫。
5.補苗在子葉期可將預備苗移入空穴盤中。補苗時注意根要理順,苗要扶正,基部稍按實。補苗盡量選陰天,或補苗后遮陽1~2天,澆透水。
6.防病治蟲黃瓜育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及白粉病。猝倒病常用的殺菌劑有25%瑞毒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立枯病常用的殺菌劑有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等。霜霉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噴霧,隔7~10天進行1次,連續2~3次。治白粉病用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50~300倍液噴霧,5~7天防治1次,2~3次即可。害蟲主要是蚜蟲和白粉虱,采用黃板誘殺,每平方米放置一張20厘米*30厘米黃板即可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化學藥劑可用10%一遍凈(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45%捕快(阿維•吡)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
7.化學調控黃瓜在出苗到一葉期若遇弱光與高夜溫的共同作用,下胚軸極易伸長,俗稱“高腳苗”。“高腳苗”子葉變薄,色澤趨黃,發育不良,抗逆性差,定植后易倒苗,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生產上采取化學調控的方式能有效地防止“高腳苗”。具體方法是在子葉80%以上展平時用10*10E-6~20*10E-6濃度的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噴霧,以后按常規管理即可。
包括種子消毒、浸種催芽、育苗盤和操作工具的消毒及基質的選配等。常用的消毒藥劑有:多菌靈400倍液、福爾馬林100倍液或漂白粉10倍液浸泡育苗工具,在催芽室、育苗室噴霧消毒或用硫磺熏蒸消毒。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消毒)。
二、播種
播種前進行發芽試驗,根據發芽率來確定預備苗的播種數量。具體為:育苗總株數*漏播率*不發芽率*110%,提前2~3天先播預備苗。黃瓜種子易戴帽出土,播深宜在1~1.5厘米,每穴1粒,覆蓋后稍加鎮壓,澆透水至穴孔下端有水滴出為止。
三、催芽
將育苗盤排放在催芽室的育苗架上,蓋一層地膜保濕。催芽室溫度保持在28~30℃,空氣濕度保持在90%以上。如果基質干燥,需噴水1~2次,特別是當有50%~60%的種子破土時,必須噴水1次,防止秧苗戴帽出土。當育苗盤內有60%~70%種子頂土時,即可出室。
四、育苗溫室管理
1.溫濕度黃瓜幼苗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晝溫26~28℃(陰雨天20~22℃),夜溫18~20℃,溫度高于35℃、低于10℃都會影響幼苗生長,0℃時便會受凍害。育苗室空氣濕度白天保持在80%左右,夜間90%。濕度過高時,冬春采用加溫排濕法,夏秋結合降溫開啟排氣扇和天窗同時排濕。
2.水分幼苗對水分需求敏感,基質潮濕時生長良好,但濕度過大,尤其當根際溫度低時,易產生漚根現象。基質含水量以50%~55%為宜。
3.營養液黃瓜幼苗對養分敏感,尤其是氮磷元素。營養液的配方根據不同肥料來源選用黃瓜專用營養液配方或常用配方配制,在子葉展平至一葉期采取營養液與清水間隔澆灌,1片真葉后便連續澆營養液。
4.光照正常充足的光照可使幼苗生長健壯,促進發育,提早采收,提高產量。在育苗期間,冬春上午光照低于2000勒克斯時須給予補光,夏秋光照達3萬~4萬勒克斯時要及時遮陽降溫。
5.補苗在子葉期可將預備苗移入空穴盤中。補苗時注意根要理順,苗要扶正,基部稍按實。補苗盡量選陰天,或補苗后遮陽1~2天,澆透水。
6.防病治蟲黃瓜育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及白粉病。猝倒病常用的殺菌劑有25%瑞毒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立枯病常用的殺菌劑有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等。霜霉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噴霧,隔7~10天進行1次,連續2~3次。治白粉病用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50~300倍液噴霧,5~7天防治1次,2~3次即可。害蟲主要是蚜蟲和白粉虱,采用黃板誘殺,每平方米放置一張20厘米*30厘米黃板即可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化學藥劑可用10%一遍凈(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45%捕快(阿維•吡)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
7.化學調控黃瓜在出苗到一葉期若遇弱光與高夜溫的共同作用,下胚軸極易伸長,俗稱“高腳苗”。“高腳苗”子葉變薄,色澤趨黃,發育不良,抗逆性差,定植后易倒苗,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生產上采取化學調控的方式能有效地防止“高腳苗”。具體方法是在子葉80%以上展平時用10*10E-6~20*10E-6濃度的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噴霧,以后按常規管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