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用優良品種
肉雞品種很多,生產上要根據飼養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適于當地飼養的優良品種。引進的苗雞,必須來源于健康無病的種雞群;初生重應在32克以上,且生長整齊,健康活潑、絨毛整潔、臍部閉合良好。
2.公母分群飼養
據生產實踐,在相同的飼養條件下,公雞的生長速度比母雞快17%~30%,達到相同的銷售體重,公雞要比母雞早8~9天。一般公雞對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的需要量均高于母雞。因此,從育雛開始,公雞與母雞就要分群飼養,以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肉雞的上市規格。
3.降低飼料消耗
在肉雞飼養過程中,飼料成本約占養雞總成本的70%左右。降低飼料消耗的途徑,一是把好飼料關。不喂發霉變質飼料,保證飼料營養,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采食困難或“料塵”飛揚而浪費。二是改進料槽結構。喂雞料槽應底尖、肚大、口小;料槽高度應以雞能自由采食為準;料槽添料不宜過滿,一般掌握在1/3槽高即可。三是添喂砂粒。補喂砂粒有助于肉仔雞對飼料的充分磨碎和消化。四是使用替代料。蛋白質飼料,尤其是魚粉價格較高,可采用廉價昆蟲、蚯蚓、小魚蝦、肉類加工副產品、魚類下腳料及粉渣、糖渣、豆腐渣、酒糟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后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以降低飼料成本。
4.控制飼養密度
肉仔雞的飼養雞群不宜過大,一般每群控制在400羽左右,并要時常進行強弱大小分群。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10~15羽為宜;密度過大,會造成采食和飲水位不足,致使增重不均,同時造成墊料臟濕板結,舍內空氣污濁,影響肉雞生長。
5.實行科學管理
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定期對料槽和飲水器進行清洗、消毒;保持墊料干燥、清潔;搞好育雛、飼喂、飲水管理;調節雞舍溫度、通風、光照,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肉雞品種很多,生產上要根據飼養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適于當地飼養的優良品種。引進的苗雞,必須來源于健康無病的種雞群;初生重應在32克以上,且生長整齊,健康活潑、絨毛整潔、臍部閉合良好。
2.公母分群飼養
據生產實踐,在相同的飼養條件下,公雞的生長速度比母雞快17%~30%,達到相同的銷售體重,公雞要比母雞早8~9天。一般公雞對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的需要量均高于母雞。因此,從育雛開始,公雞與母雞就要分群飼養,以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肉雞的上市規格。
3.降低飼料消耗
在肉雞飼養過程中,飼料成本約占養雞總成本的70%左右。降低飼料消耗的途徑,一是把好飼料關。不喂發霉變質飼料,保證飼料營養,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采食困難或“料塵”飛揚而浪費。二是改進料槽結構。喂雞料槽應底尖、肚大、口小;料槽高度應以雞能自由采食為準;料槽添料不宜過滿,一般掌握在1/3槽高即可。三是添喂砂粒。補喂砂粒有助于肉仔雞對飼料的充分磨碎和消化。四是使用替代料。蛋白質飼料,尤其是魚粉價格較高,可采用廉價昆蟲、蚯蚓、小魚蝦、肉類加工副產品、魚類下腳料及粉渣、糖渣、豆腐渣、酒糟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后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以降低飼料成本。
4.控制飼養密度
肉仔雞的飼養雞群不宜過大,一般每群控制在400羽左右,并要時常進行強弱大小分群。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10~15羽為宜;密度過大,會造成采食和飲水位不足,致使增重不均,同時造成墊料臟濕板結,舍內空氣污濁,影響肉雞生長。
5.實行科學管理
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定期對料槽和飲水器進行清洗、消毒;保持墊料干燥、清潔;搞好育雛、飼喂、飲水管理;調節雞舍溫度、通風、光照,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