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水肥管理是蔬菜豐產的關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發展,蔬菜的品種、數量、上市時間、淡季蔬菜的調節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菜藍子工程已提高到市政建設的重要日程。隨著大棚蔬菜的發展,非常季節性蔬菜已成為一種新的獨立種植蔬菜體系,不僅為農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同是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解決了北方冬季吃菜難和南菜北運的局面。例如,山東壽光蔬菜基地建設大大地緩解了北京、天津的蔬菜供應市場。遼寧省海城市大棚蔬菜的發展,不僅緩解了東北各個大城市的蔬菜市場,甚至出口俄羅斯。由于大棚蔬菜的發展,涌現出了許多由窮變富,脫貧致富的鄉鎮和農戶。
大棚蔬菜的產量高,周期短,一年可采用摘幾茬蔬菜,所以必須有充足的肥料補充。大棚蔬菜每公頃復混肥料的總投入量高達1500—2250千克。原來大棚蔬菜多偏于施用氮肥,而且氮肥品種主要用硫酸銨,碳酸氫銨和尿素較少使用,因為后兩種肥料在大棚內氮氣濃度很高,易發生氨氣致毒,導致許多葉菜類葉片變小而枯死,所以菜農為了安全起見,較少使用。在大棚蔬菜中長期施用硫酸銨會板結土壤,破壞土壤結構,污染地下水。為了克服長期施用硫酸銨的危害,農民使用碳酸氫銨和尿素代替硫酸銨,但一季蔬菜要施肥5—6次,采用少吃多餐的辦法克服氨的揮發致毒,但造成了人力和財力的浪費。長效碳酸銨和長效尿素問世后,用于大棚蔬菜給農民帶來了福音。而用上述兩種氮肥制造和長效復混肥用于蔬菜生產更是理想,能得到明顯的增產作用。根據大連市蔬菜基地的試驗結果,大棚黃瓜和大棚番茄在移栽時,一次性基施長效復混肥1800 — 1950 千克 / 公頃,在作物整個生長 發育和果實采摘期內,前者每公頃增產黃瓜 9150 千克,增產番茄 11250千克,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大棚蔬菜的產量高,周期短,一年可采用摘幾茬蔬菜,所以必須有充足的肥料補充。大棚蔬菜每公頃復混肥料的總投入量高達1500—2250千克。原來大棚蔬菜多偏于施用氮肥,而且氮肥品種主要用硫酸銨,碳酸氫銨和尿素較少使用,因為后兩種肥料在大棚內氮氣濃度很高,易發生氨氣致毒,導致許多葉菜類葉片變小而枯死,所以菜農為了安全起見,較少使用。在大棚蔬菜中長期施用硫酸銨會板結土壤,破壞土壤結構,污染地下水。為了克服長期施用硫酸銨的危害,農民使用碳酸氫銨和尿素代替硫酸銨,但一季蔬菜要施肥5—6次,采用少吃多餐的辦法克服氨的揮發致毒,但造成了人力和財力的浪費。長效碳酸銨和長效尿素問世后,用于大棚蔬菜給農民帶來了福音。而用上述兩種氮肥制造和長效復混肥用于蔬菜生產更是理想,能得到明顯的增產作用。根據大連市蔬菜基地的試驗結果,大棚黃瓜和大棚番茄在移栽時,一次性基施長效復混肥1800 — 1950 千克 / 公頃,在作物整個生長 發育和果實采摘期內,前者每公頃增產黃瓜 9150 千克,增產番茄 11250千克,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