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雛方式
綠頭鴨可采用網箱平養育雛法。網箱尺寸為:150厘米×80厘米,底網采用1厘米×1厘米電焊網或紡織網,邊網采用1.5厘米×1.5厘米電焊網。箱體用40~60厘米支架架起。
供暖方式可使用暖氣,也可使用煤爐供暖。
2.育雛環境
⑴溫度。綠頭鴨雛鴨一周齡時,適宜溫度為33~30℃,以后以每周2~3℃幅度下降,至脫溫。春秋季一般3周脫溫,夏季2周脫溫。不論春秋季還是夏季,保證夜間溫度比白天高12℃.溫度過低,雛鴨容易“扎推”,使羽毛變得潮濕,引起“感冒”或形成“僵鴨”。過高的溫度則會使雛鴨張嘴喘氣,只大量飲水卻不采食飼料,容易虛脫而造成死亡。
⑵濕度。一般育雛期相對濕度要求在60%~65%,過高會使雛鴨羽毛潮濕,影響鴨體散熱,育雛舍溫度難以控制。過低則育雛舍內易于揚起灰塵,使雛鴨患呼吸道疾病。
⑶光照。雛鴨在1~3日齡時,育雛室應保持25小時光照,以便雛鴨有充足的采食時間,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對于商品肉鴨,從4日齡開始到上市為止,均可用有18小時光照、6小時黑暗的光照方式。
⑷密度。在群體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密度較大,易造成擠壓死亡,或“扎堆”形成“僵鴨”;密度過小,則降低了房舍利用率,增加了飼養成本。因此,為了得到發育良好、均勻一致的雛鴨,必須根據其日齡及生長發育情況,及時調整密度。一般來說,雛鴨1周齡時每網箱50~60只,2周齡時每平方米30~40只。
3.飼養管理
⑴開食與飲水。選擇健康活潑、臍部吸收良好(手輕捏腹部有柔軟感覺)、無畸形的雛鴨,進入育雛室后先喂以0.01%高錳酸鉀水。如果是經長途運輸的雛鴨,則先喂以含5%葡萄糖或蔗糖的水溶液。水溫以20~23℃為宜。
雛鴨飲水后即可開食,開食料可用經浸泡松軟的碎米或小米,也可用全價配合料,用溫水拌濕,撒于報紙或喂料板上誘食。雛鴨投料要切實做到少給勤添,以防潮濕的拌料在育雛室高溫環境下腐敗變質。通常1周齡的雛鴨每天喂8次,2周齡每天喂6次。
⑵培養雛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晴朗無風,較為溫暖(20℃左右)的天氣里,應盡早給雛鴨“放水”,以接近野生生態環境或與其野生環境相似,從而促進綠頭鴨雛鴨對馴養環境的適應,增強體質,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雛鴨對疾病的抵抗力。夏季1周齡就應考慮放水,春秋季可推遲至2~3周齡。
第一次放水時間應稍短一些,一般15~20分鐘,以后可逐步延長,白天放水,晚上將鴨趕回舍內,以防雛鴨受到其它動物的傷害。
綠頭鴨可采用網箱平養育雛法。網箱尺寸為:150厘米×80厘米,底網采用1厘米×1厘米電焊網或紡織網,邊網采用1.5厘米×1.5厘米電焊網。箱體用40~60厘米支架架起。
供暖方式可使用暖氣,也可使用煤爐供暖。
2.育雛環境
⑴溫度。綠頭鴨雛鴨一周齡時,適宜溫度為33~30℃,以后以每周2~3℃幅度下降,至脫溫。春秋季一般3周脫溫,夏季2周脫溫。不論春秋季還是夏季,保證夜間溫度比白天高12℃.溫度過低,雛鴨容易“扎推”,使羽毛變得潮濕,引起“感冒”或形成“僵鴨”。過高的溫度則會使雛鴨張嘴喘氣,只大量飲水卻不采食飼料,容易虛脫而造成死亡。
⑵濕度。一般育雛期相對濕度要求在60%~65%,過高會使雛鴨羽毛潮濕,影響鴨體散熱,育雛舍溫度難以控制。過低則育雛舍內易于揚起灰塵,使雛鴨患呼吸道疾病。
⑶光照。雛鴨在1~3日齡時,育雛室應保持25小時光照,以便雛鴨有充足的采食時間,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對于商品肉鴨,從4日齡開始到上市為止,均可用有18小時光照、6小時黑暗的光照方式。
⑷密度。在群體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密度較大,易造成擠壓死亡,或“扎堆”形成“僵鴨”;密度過小,則降低了房舍利用率,增加了飼養成本。因此,為了得到發育良好、均勻一致的雛鴨,必須根據其日齡及生長發育情況,及時調整密度。一般來說,雛鴨1周齡時每網箱50~60只,2周齡時每平方米30~40只。
3.飼養管理
⑴開食與飲水。選擇健康活潑、臍部吸收良好(手輕捏腹部有柔軟感覺)、無畸形的雛鴨,進入育雛室后先喂以0.01%高錳酸鉀水。如果是經長途運輸的雛鴨,則先喂以含5%葡萄糖或蔗糖的水溶液。水溫以20~23℃為宜。
雛鴨飲水后即可開食,開食料可用經浸泡松軟的碎米或小米,也可用全價配合料,用溫水拌濕,撒于報紙或喂料板上誘食。雛鴨投料要切實做到少給勤添,以防潮濕的拌料在育雛室高溫環境下腐敗變質。通常1周齡的雛鴨每天喂8次,2周齡每天喂6次。
⑵培養雛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晴朗無風,較為溫暖(20℃左右)的天氣里,應盡早給雛鴨“放水”,以接近野生生態環境或與其野生環境相似,從而促進綠頭鴨雛鴨對馴養環境的適應,增強體質,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雛鴨對疾病的抵抗力。夏季1周齡就應考慮放水,春秋季可推遲至2~3周齡。
第一次放水時間應稍短一些,一般15~20分鐘,以后可逐步延長,白天放水,晚上將鴨趕回舍內,以防雛鴨受到其它動物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