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計劃糧食播種面積39萬畝,總產量達15.8萬噸。這是記者從昨天上午召開的全市農業工作暨春耕備耕動員會議上獲悉的。
去年,我市農業發展繼續保持良好態勢,作為全國惟一的國家鐵皮石斛生物產業基地于近日通過評審,并被認定為溫州地區惟一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在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我市位列溫州各縣(市、區)首位。
今年,我市計劃糧食播種面積39萬畝,其中早稻12萬畝、旱糧6.7萬畝,總產量達15.8萬噸。
在糧食補貼政策方面,我市今年將整合省級糧油種植大戶直補、水稻機插補貼、油菜機收補貼、統防統治補貼、水稻集中育秧補貼,以及我市的配套補貼和早稻生產補貼等資金,統一歸并為規模種糧補貼資金。其中,一個農戶(或開展稻麥生產全程統一服務的村級經濟合作社)一季連片種植50畝以上早稻、晚稻、單季稻、大小麥,每畝補貼200元(大小麥包含冬種補貼每畝80元);連片種植50畝以上的油菜基地,每畝補貼50元(包含冬種補貼每畝20元);對為散戶提供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機械化統一育插秧等服務,一年服務面積達到500畝以上的糧食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獎勵1萬元。
在柳市、北白象、虹橋、清江、大荊、白石等6個鎮街,今年將建立33個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為1.9907萬畝。對列入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年度計劃的農田基礎設施,按畝均投資一般不高于2000元給予全額補助。
此外,今年將繼續開展水稻高產示范競賽活動,水稻單產創全省最高的,獎勵5萬元;創溫州市最高的,獎勵1萬元。繼續實施稻麥生產政策性保險,水稻的保險金額為每畝750元,保費為每畝45元,大小麥的保險金額為每畝450元,保費為每畝22.5元;農戶參保的,財政給予93%的保費補助。省里繼續實施旱糧種植直補政策,市財政對連片種植50畝以上的番茄、玉米、大豆、雜豆等旱糧基地,在省補的基礎上每畝再補助80元。
會上,市委副書記張亨利要求,2015年重點要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他強調,要全力以赴,抓好當前春耕生產、森林消防、動物防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