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方特產,鄒平水杏的栽植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明清時曾為貢品,以鄒平縣的賀家、姜洞、張高一帶所產水杏最佳。鄒平水杏具有個大早熟、味甜香濃的特點,現在,鄒平水杏以其質優、高營養,已走入千家萬戶。
鄒平水杏出名了,但困惑隨之而來。有好產品、好市場,卻賣不上好價錢,鄒平水杏的種植戶們很無奈。原來,由于鄒平水杏一開始種植、管理、銷售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為此,各地相繼啟動了品牌經濟戰略工程,建立扶持品牌的政策體系,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當然創品牌,不是“單打獨斗”,而要靠團體力量取勝。果農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合作社發展到5家。截至目前,果農們根據自己的種植品種已注冊農產品商標4件,初步形成了結構合理、特色鮮明、規模初具的品牌農業發展態勢。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常態下,如何利用新媒介來提升品牌的影響力,這是擺在每個果農面前的挑戰,產品不僅要質優更要擴大銷路,于是,電商成為果農的首先選擇,利用淘寶、微信等網絡通訊平臺流通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特點,轉變傳統消費方式,提升其知名度,目前,果農們正積極探索這一新路徑所帶來的新變化,將鄒平水杏賣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