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我團蘋果樹花期、花后及第一次生理落果發生期,也是各種病蟲害始發期。當前,我們應圍繞提高坐果率、保花保果這些重點來安排工作。”5月5日,兵團第四師七十八團林業站站長唐偉正在召開全團果樹花期管理現場會,詳細示例說明當前果園管理工作花果管理重點是授粉噴硼,疏花疏果
唐偉稱,今年春季氣候反常,溫度回升慢,多雨,花期變長,花期較往年推后了5天左右。此時,應通過人工輔助授粉和果園放蜂來提高坐果率和好果率。
以往,果農都能做到授粉疏果,卻很少有人注意疏花工作。其實,對花量過大的結果樹,需進行疏花。疏花是為了節約營養,讓剩下的花坐果營養更集中,坐果更好。現在蘋果樹修剪采取長梢修剪,果農疏花時用手抹除果枝上部和下部的花就可,也就是上下部各抹一下就可。通常留花量占總花量的30%至40%為宜。
再說疏果定果。疏果分2次進行,有些坐果率高的品種需要進行3到4次疏除。通常在落花后2周進行第一次疏果。除了疏去病蟲、傷殘果、畸形果,還要注意疏除雙胞胎、三胞胎等畸形果。果樹盛果期每畝產量控制在4000kg左右。
肥水管理竅門。花前花后保持節奏蘋果樹追肥以速效肥為主,春季一般應于花前和花后追肥各一次。花前肥以氮肥為主。此時蘋果樹所消耗的養分大部分為樹體自身的貯藏營養,如果氮素供應不足,即會影響新梢的正常生長,還會導致落花而降低產量,故應及時補充氮肥。對樹勢較弱的盛果期樹,這次追肥尤其重要。盛果期樹追肥量以每畝10到15公斤為宜。花后肥以氮肥、氨基酸肥為主。此時正值幼果形成并迅速膨大、新梢旺盛生長和葉幕形成時期,樹體需要的氮肥較多。有條件的果農戶選擇使用氨基酸肥。
在春季,果農應抓好樹體萌動期和落花后兩個時期的灌水。在樹體萌動期灌水,可促進芽萌動、新梢生長和葉片增大,提高坐果率。尤其在春旱多風地區,此次灌水更重要,果農一般可在花前追肥后馬上灌水。落花后進入幼果形成、膨大與新梢迅速伸長期。蘋果樹新梢、葉片、幼果等生長點多,需水量較大;此時灌水一般結合花后追肥進行。
另外,這一時期還是蘋果樹病蟲防控的關鍵期。以蟲害為例,果農應主要以防治蚜蟲、介殼蟲為主;尤其防治蚜蟲,要做好花前花后用藥。果農容易忽視的是芽前用藥。
花期防治病蟲害可選擇的藥劑有70%吡蟲啉、4.5%高效氯氰菊酯、5%阿維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