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民權縣王莊寨鎮萬畝方,高產創建觀摩會正在召開。看到整齊的麥穗個個籽粒飽滿,參會的著名小麥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忍不住從路邊徑直走進麥田,彎著腰輕扶麥稈,仔細察看,全然忘記會場上的講話還沒結束。
76歲高齡的程順和癡迷小麥,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過得更像一個農民,風吹麥浪的田野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舞臺。“這些年我每年都來河南多次,我是研究小麥的,河南是全國最大的麥區,我能不來嗎?”程順和開心地對記者說,河南的麥子長得好,培育了這么多好品種、又出了不少優秀的專家,每次來都發自內心地高興,總想離麥子更近些。
“實現小麥優質與高產的結合,這是品種改良的世界難題,但鄭麥7698做得很好。”在程順和看來,依托農業部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河南省農科院把良種與良法、抗災與減災相結合,非常契合當前的糧食生產新形勢。
隨著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增強,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問題日益突出。“河南作為產糧大省,要進一步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僅有小麥高產還不夠,還要實現小麥玉米全年高產,更要從土壤改良、農田水利、肥水栽培、農機配套等多個渠道,來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的高產、高效、綠色、可持續。”程順和表示,在這個大背景下,小麥品種改良在確保高產穩產的同時,也要瞄準綠色高效,唯有實現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
76歲高齡的程順和癡迷小麥,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過得更像一個農民,風吹麥浪的田野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舞臺。“這些年我每年都來河南多次,我是研究小麥的,河南是全國最大的麥區,我能不來嗎?”程順和開心地對記者說,河南的麥子長得好,培育了這么多好品種、又出了不少優秀的專家,每次來都發自內心地高興,總想離麥子更近些。
“實現小麥優質與高產的結合,這是品種改良的世界難題,但鄭麥7698做得很好。”在程順和看來,依托農業部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河南省農科院把良種與良法、抗災與減災相結合,非常契合當前的糧食生產新形勢。
隨著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增強,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問題日益突出。“河南作為產糧大省,要進一步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僅有小麥高產還不夠,還要實現小麥玉米全年高產,更要從土壤改良、農田水利、肥水栽培、農機配套等多個渠道,來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的高產、高效、綠色、可持續。”程順和表示,在這個大背景下,小麥品種改良在確保高產穩產的同時,也要瞄準綠色高效,唯有實現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