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湘鄉市金石鎮金東村的劉配,當地百姓都豎起大拇指,稱他是“鵝司令”,他牽頭成立的“湘鄉市龍鑫養鵝專業合作社”已成為當地養殖大戶。
創業 加工廠老板回鄉養鵝
劉配,在回鄉之前,是深圳一家配電設備加工廠的老板,收入頗豐。在外打拼多年,看到家鄉交通便利、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惠農政策好,總想著在家鄉干一番事業。
2013年年初,劉配興起了養鵝的念頭。說干就干,劉配當即動身赴湖北實地學習考察。經過半年的深入調查研究,2013年7月,即投資30多萬流轉了45畝耕地和36畝山地建成了養殖基地,購進了4000多只鵝苗,挑選草種、種草、喂養、清潔消毒、防疫,劉配親力親為,剛開始的時候,幼苗的死亡率達到30%,后來經過認真學習技術,并在湖北聘請了農業專家后,死亡率降低到10%,就這樣,他們的養鵝事業越做越大。
示范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自家過起了小康生活,劉配沒有忘記其他的村民。“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劉配堅定地說。
劉配并不滿足于現狀,2014年8月,他創新養殖思路,采取“養殖基地+農戶+專業化”的新型養殖模式,這種模式一推出,立即吸引了湘鄉市金石鎮和周邊韶山市及寧鄉縣6戶養殖戶與其簽訂了飼養協議,將鵝苗分發給具有一定養殖條件的農戶,提供疫苗和疾病防治等技術服務,與農戶簽訂銷售協議,出欄后回收合格成品鵝,從而實現了包種苗、包技術、包銷售的“三包”模式,其他養殖戶的風險基本為零。這種模式下,農戶與基地實現了互利雙贏。
2014年底,劉配又陸續從江蘇引進了7臺孵化器,有效提高了鵝苗孵化的效率和效益。目前,基地共解決了20人的就業。
綠養 走專業合作社道路
規模發展養鵝,其糞便該如何有效處理,讓其不影響居民的生活呢?為解決這一問題,劉配投入資金5萬余元,修建了糞便蓄積處理池。處理池建成后,不僅解決了糞便污染問題,還可以將糞便集中起來用做種草的肥料,真可謂變廢為寶,實現了綠色養殖。
2014年11月,劉佩組織8戶規模養鵝專業戶成立了湘鄉市龍鑫養鵝專業合作社,預計年鵝出欄量達10萬只以上。據劉配介紹,近兩年來,鵝價基本上都穩定在12元一斤,按每只鵝7斤來算,除去成本,每只能賺25元,這樣算起來,所有養殖戶的年收益可達兩百五十萬元。
談到以后的發展,劉配眼睛里滿是憧憬與信心,“我還將發展更多的規模養殖戶,通過規模綠色養殖打造自己的綠色品牌,以便在進苗渠道、銷售價格等方面形成自身優勢,掌握更多的市場主動權。我將繼續做大做強,建立自己的鵝肉、鵝肝、鵝絨深加工公司,獲取更大的利潤,讓養殖戶真正嘗到綠色規模養殖的甜頭。”劉配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