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日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山東省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項目“大鯢仿生態養殖模式技術構建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11日通過階段驗收,在山東首次進行了大鯢非原產地山洞人工養殖條件下全人工繁育,取得了重要技術突破。
近兩年來,課題組人員按照技術方案篩選了具有優良性狀的健康中國大鯢原種300尾,養殖面積1500平方米,養殖商品魚3000尾,并于2015年8月23日、24日,成功進行了大鯢的全人工催產繁育。催產親鯢14尾,共產卵2014粒,受精率約31.8%,孵化率約93.75%,人工培育稚鯢601尾,至驗收之日稚鯢平均全長達4厘米。
據介紹,目前大鯢繁育方式主要有原生態繁育、仿生態繁育、人工繁育三種方式,其中人工繁育是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制約因素。這次進行的繁育是在大鯢的非原產地山洞人工養殖條件下進行的一次全人工繁育,這在山東尚屬首次,對今后大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