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漲了小半年,豬肉價格終于下來了。之前豬肉一天一個價,我們都改吃雞鴨魚肉了,現在豬價下來了些,我們又開始買點豬肉。”在北京一個菜市場上,王女士告訴記者。
今年4月份開始,豬肉開始漲價,6至8月份漲幅很大,9月份開始平穩(wěn),國慶節(jié)后豬價出現快速下降。豬價下跌帶動居民“菜籃子”減負的同時,也使得通縮“回馬槍”的隱憂縈繞。
在國內豬價大幅波動的背景下,“進口豬”沖擊尤其值得關注。據悉,國內生豬產能劇烈調整,而其他多數國家生豬產量增加,豬價平穩(wěn)。今年以來,進口豬肉數量持續(xù)攀升。隨著國內外價格聯(lián)動加強,“大豆”風波會否在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重演的“遠慮”似有漸成“近憂”之態(tài)。
“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基辛格所言,對于有著13.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食品供應安全不僅是廟堂之上的大課題,更是關乎鄉(xiāng)野村民一食一飲能否豐足的必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