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江油市西屏鎮來了一批俄羅斯客人,他們考察的目標是年加工1000萬只的獺兔屠宰項目。自2013年與俄羅斯簽下5萬噸冷凍兔肉的出口訂單后,江油獺兔又進了一步——從出口初級產品,轉向出口屠宰、加工設備。
對于俄羅斯客人的選擇,江油市農業和畜牧局局長李克勇并不驚訝。2015年,江油被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授予了“中國獺兔之鄉”的稱號。小小獺兔,已在江油做成支柱產業。
合作社帶動養兔養成“全國之最”
用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漢中的話說,2000年以來,從“家有幾只兔,不愁油鹽醋”的家庭副業,到“家有百只兔,不愁沒衣物”的專業化養殖,西屏鎮只用了短短數年。
2009年,全鎮獺兔出欄量一舉突破50萬只,成為省內獺兔的主要輸出地。
在西屏鎮“養兔大王”蒲軍眼里,規模猛增的秘訣是:采取了合作社的方式。以幾家養殖場為核心,帶動周邊農戶組成專業合作社,統一品種、飼料和市場銷路,很快就發展到10萬孔籠位,出欄超過50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