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遼河農墾管理區福寧分場一社的養羊專業戶劉庭賀的名字,十里八村幾乎耳熟能詳,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自己的養殖基地里查看絨山羊的生長狀況。“這兩年肉食羊的價格大不如從前,而絨山羊的價格一路上漲,羊絨和羊肉都能賣錢,這些‘寶貝’給我帶來了不少的商機和財富。”劉庭賀一說起自己的事業便頭頭是道。
劉庭賀告訴記者,他從1983年就開始養羊,至今已經有20多年,從一個門外漢到現在的養殖專業戶,劉庭賀一點點的“摸爬滾打”,把自己的養羊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從最初的十幾只,發展到現在的幾百只,經濟效益更是成倍增長,這也讓以養羊為事業的他心里樂開了花。“起初,因為年輕經驗又少,也有搞不懂行情和養殖技巧的時候,吃了不少的虧,好在挺過來了。”劉庭賀感慨地說。
“價格低時最應該發展養殖業,想要搞好這行的最好策略就是低進高走,我今年一下子就購進了500多只絨山羊。”正是憑借著純熟的養殖經驗,劉庭賀的養殖業風生水起,周邊許多村民都經常跟他交流溝通,不時向他請教一些養羊經驗,劉庭賀都會毫無保留的跟大家分享。
隨著市場行情的轉變,劉庭賀的養殖策略也開始有所改變,現在她主要以山羊的羊絨為主要賣點,育肥為輔,看著滿院子的絨山羊劉庭賀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往年平均每只羊的銷售價格在1000元以上,個頭大、品種好的甚至還會賣到2000元,但今年行情不好,平均每只才500多元,羊肉價格更是從每斤近20元下降到10元左右,所以我把重心從育肥轉向了賣羊絨。”
現在養殖基地里的很多絨山羊正處于繁殖期,劉庭賀打算在小雪節氣到來之前,將這些絨山羊銷售出去。“希望到時候能賣上好價錢。”劉庭賀樸實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