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右江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資源優勢,以“生態、發展、增效”的工作思路,以四個“突出”大力發展“綠色養殖”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突出地方特色品種養殖。該區注重發展土雞,右江鵝、本地麻鴨、特種野豬、龍川花豬、竹鼠、七彩山雞、孔雀、野蜂、娃娃魚、本地塘角魚的黃桑魚等地方特色品種,為提升養殖業的整體品質發揮了良好的地方品種特色作用。
二是突出生態環保節能養殖。該區將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充分利用豐富的林果地資源放牧飼養,給畜禽創造廣闊的活動空間,積極培育集“精、特、優、土”于一體的綠色生態、安全可靠動物食品,以適應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環保的消費理念。例如林下養雞方面,每天只飼喂七成飽的優質飼料+玉米顆粒,讓雞只自由攬食林果樹下的昆蟲為補食,在自然環境中融入“綠色食品”元素,既有利于減少林果樹蟲害,又能降低養殖成本,糞便又能肥果樹、增加果樹收益等的多贏效益。
三是突出創建特色品牌。該區把品牌創建作為提升養殖產品質量和效益的工作重點來抓,積極引導養殖戶大力發展健康養殖,創建品牌產品。自2010年至今,成功注冊了“元香雞”、“六苜雞”、“蜜蒙香鴨”和“佰色瑞源”等四大特色品牌商標,目前又著手培育“右江香鴨”品牌,申報右江鵝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特色品牌的創建對于提升產品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提高產品價格和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突出養殖業污染源治理。該區在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大力推行“一池三改”(即建沼氣池,改灶、改廁、改圈)推進生態養殖模式,實施“干濕分離、糞污制肥;節水養殖、廢水回用;沼氣凈化、沼液施肥;種養結合、設施配套”的循環養殖富民工程,優化養殖環境,提升養殖效益。維護生態平衡,降低環境污染。目前,該區綠色生態養殖產業規模在不斷發展壯大,全區已發展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44個,建成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30個,利用林果地發展林下養殖達10萬多畝,年出欄1萬羽以上的林下養雞戶1301戶,年出欄20頭以上養牛場24個,年出欄50只以上養羊場146個,特種野豬養場13個,竹鼠養殖場6個,山雞養殖場5個,孔雀養殖場2個,規模養殖場建成沼氣池等糞污處理設施達到100%。水產方面,建成集約化生態網箱養魚3850箱,建成龍景街道黃沙鱉“一鄉一品”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戶163戶,養殖總面積527多畝;建成養殖面積為30畝的娃娃魚養殖基地一個。節約型、高效型、循環型的“綠色養殖”在助推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