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特種海產品資源
保護管理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2015年10月27日,奧利加爾大酒店三樓會議室座無虛席,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在這里舉行《大連市特種海產品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實施情況專題詢問。這次專題詢問是市人大常委會近年來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對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的第3次詢問。
一挖到底讓問題“顯形”
刺參、皺紋盤鮑、櫛孔扇貝、光棘球海膽、海刺猬、香螺等,這些特種海產品已經成為“大連海鮮”的文化標志,成為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優勢特色品牌。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海水水域環境和漁業生物資源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市人大常委會對在新形勢下加強特種海產品保護,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工作高度重視,年初就決定對市政府貫徹落實條例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為確保詢問工作有的放矢,從去年6月份開始,大連市人大農委就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特種海產品種質資源保護區實地調研,組織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印發給常委會領導和參加詢問代表參閱。
依據條例相關規定,按照問題導向原則,擬定了詢問參考題庫,內容涵蓋了條例規定主要內容。
詢問直指“要害”應詢“如履薄冰”
詢問開始后,大連市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連山就資金使用情況“單刀直入”:“市政府每年都拿出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特種海產品生產,如何保證資金發揮最大效能?”
“條例頒布以后,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海洋與漁業局都對資金使用領域和范圍作出明確規定,并對申領項目層層把關,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市財政局副局長孫輝回答。
“目前市場上海參魚目混珠,許多百姓不敢吃了,大連地方優秀品牌海參受牽連,政府相關部門應采取哪些措施改變這種局面?”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東北財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吳曉巍就群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直接發問。
大連市漁政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彭志平回答:“近年來,我們加強對生產規范性的管理,實行苗種許可、養殖許可等,同時加大了對無公害基地建設和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建設。從管理方面,我市形成一套對海域環境、產品的疫病防治長期檢測完整系統。加大對海產品生產企業的抽檢力度,從國家、省、市檢測的指標數據來看,我市特種海產品質檢合格率達到98.5%,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大連市近海海域是否存在著排放污染物的情況?市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市人大環境資源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曹寧波發問。
大連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國功回答:我市海域絕大多數的水質都達到了國家一級和二級標準,我市的海域水質沒有四類。近年來,工業污染比較嚴重,為此我們加大對特殊造紙、化工、印染、水產品加工等特殊行業進行專項整治,同時,加快城市、農村生活污水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詢問者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簡明扼要,抓住當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一針見血,直擊要害,原計劃1.5小時的專題詢問持續了2個多小時才結束。
堅持跟蹤問效促進工作落實
專題詢問不能僅僅停留于“問”,其目的是通過“問”來督促政府作出合理解釋與承諾,并引導其推動工作。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與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宮寶弟在會后深有感觸地說:“專題詢問是代人民而問,是國家權力機關依法進行監督的莊嚴之問。特別是這種‘一問一答’和‘一題多問’的方式,能夠讓我們真正問到自己想問的問題。”
到會回答詢問的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接受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詢問,對于強化崗位責任,促進各部門統籌做好特種海產品資源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回去以后要認真研究解決。
“這次人大進行專題詢問,對政府各部門增強履職能力,加強特種海產品資源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市政府將以此次專題詢問工作為契機,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完善工作制度,強化監管措施,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把特種海產品資源保護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副市長盧林在會上鏗鏘有力的表態發言,贏得了在場人員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