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價格很不錯,一張狐貍皮毛能賣500元——600元,一季度的收入還沒有核算,不過去年僅靠狐貍養殖我就純賺15萬元。”想起去年的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四團一連的狐貍養殖戶李正美滿足之情溢于言表。
1997年年底,李正美離開老家山東到二十四團發展種植業,幾年下來,總是不虧不贏。好勝心強的李正美決定另謀出路,她想起在老家養狐貍的鄉鄰,那時就知道養狐貍賺錢,因此便也想在新疆養殖狐貍。
2007年,李正美專程回老家調研,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覺得養殖狐貍確實是一條不錯的致富路。新疆晝夜溫差大,對狐貍來說氣候條件適合,再加上養狐貍的人很少,李正美下決心要養好狐貍。
2007年底,李正美借助團場對發展自營經濟優惠政策和連工會小額借款的扶持,投資21萬余元購進240多只北極狐、藍狐、銀狐、貂等,發展特色養殖業。
李正美原以為養狐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第一年的收入卻讓她信心受挫: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了一屁股債。李正美沒有氣餒,決定繼續養。第二年,她從老家請了師傅,日日跟在師傅身邊做筆記,在師傅的帶領下邊養邊學。到年底,李正美一算賬,純收入4萬多元。
近幾年,李正美不斷擴大養殖規模,連續9年,年存欄量都在1000只左右。
對于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藍狐放生事件,李正美說:“家養藍狐不同于野生藍狐。前者是在籠子里圈養,靠人工定時定點喂養生存;后者野性強,可以自己覓食。家養藍狐被放生是個悲劇,一方面破壞了生態環境,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不便;另一方面對藍狐也不公平,它們無法在野外生存,只能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