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從湖北省農科院獲悉,湖北首個抗稻瘟病雜交中稻新品種——“E兩優476”通過驗收,實測畝產780.6公斤,有望成為湖北省中稻主推品種。這種抗稻瘟病兩系水稻改變了該院10多年來秈型兩系雜交稻一直利用外來不育系的局面。
該院近年來研發新品種198個、新技術407項,其中國審動植物品種74個,獲39項專利授權。據統計,全省60%的農作物新品種來自該院和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成員單位。
該院與金悅公司合作研發出“鄂薯6號”“鄂薯9號”等5個高含量淀粉甘薯新品種及主輔料綜合利用技術,鮮薯加工出淀粉后,薯渣做膳食纖維餅干、蛋白飲料,薯藤做內墻涂料,“吃干榨盡”增值5倍多;開發出的淡水產品有效脫腥工藝,累計轉化淡水魚和加工副產物40萬噸,形成近10億元產值;研制出的新城疫耐熱活疫苗,解決了養禽疫苗遇熱失效的瓶頸問題,創社會經濟效益2.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