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樊紅然和妻子姚整平在家中上網銷售蘋果。
金秋時節(jié),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治平鄉(xiāng)大莊村村民樊紅然望著自家9畝果園里紅彤彤的蘋果,盤算著今年還不錯的收入,露出微笑。
33歲的樊紅然是村里的蘋果種植能手,通過精細化的田間管理,他使得9畝果園年產量達5萬斤左右,一年能為家里帶來超過15萬元的收入,小小的蘋果已成為樊紅然一家的致富希望。
“過去種莊稼,一年到頭口袋里也落不下幾個錢,日子過得緊巴巴;這些年種了蘋果,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終于看到了希望。”種蘋果嘗到甜頭的樊紅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畝園勝過十畝田。坐落在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的靜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這里干旱缺水,基礎設施落后。為了實現(xiàn)脫貧致富,近年來,當?shù)靥剿鬟m合自身發(fā)展的產業(yè)扶貧道路。利用海拔適宜、光照充足和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發(fā)展蘋果種植產業(yè),依靠新一輪扶貧攻堅的整村推進、產研對接等扶貧項目支撐,建成果園上百萬畝,一個個貧困村實現(xiàn)整村果園化,加之道路條件改善,靜寧因此成為我國黃土高原優(yōu)質蘋果產區(qū)之一,越來越多的貧困農民變成職業(yè)果農。
為了讓蘋果賣上好價錢,樊紅然萌生了開網店的主意,他給自己的蘋果園起名“金果樂園”,報名參加了農業(yè)服務技工學校,學習蘋果種植、計算機網絡和電商營銷知識,不到一年,通過網店銷售的蘋果就實現(xiàn)了身價翻番。“今年‘雙十一’恐怕要很忙了,”樊紅然說,“電子商務給我們果農帶來很多改變,從等著客商來收購變成帶著二維碼去推廣。”
據(jù)介紹,2015年靜寧縣蘋果總產量達68萬噸,實現(xiàn)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達3950元,還帶動了果品經銷、中轉和長途運輸、餐飲、住宿等行業(yè)從中受益,全縣已有15.4萬貧困人口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小蘋果帶來的大產業(yè)已經托起了靜寧貧困農民的致富夢。
9月30日,樊紅然和妻子姚整平在家里將剛剛采摘的蘋果裝箱。
9月30日,樊紅然為即將發(fā)貨的網銷蘋果進行包裝。
9月30日,樊紅然和妻子姚整平在家里用手機上網推銷蘋果。
9月30日,樊紅然在自家的蘋果園里進行田間管理作業(yè)。
這是樊紅然家已經掛果等待采摘的蘋果園(9月30日攝)。
9月30日,樊紅然展示近期網店銷售蘋果的快遞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