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筆者在紅星街道獲悉,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在轄區內林村、古傳、楊山、綠草、嶺根、李坑等地人工放養石蛙2000多只,助農村生態建設。
紅星街道為使各地村民珍惜生態地理環境,自覺愛護山區的獨特的生態優勢,以放養石蛙讓群眾不亂打藥、施化肥、不亂倒垃圾等自覺愛護自然環境,給石蛙有一個自然的生態條件。
石蛙,學名棘胸蛙,又叫石蛤、石雞,喜在潮濕、安靜、少光、近水源、陰涼的山巖石壁下穴居,以捕捉昆蟲、雜魚為食,被列為兩棲類省一般保護動物。據了解,按國家規定,共有54種野生動物可以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浙江省可以經營利用的野生動物有33種,石蛙是其中之一。是南方丘陵山區生長的一種名貴山珍,因其肉質細膩且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稱為“百蛙之王”。棘胸蛙肉質細嫩潔白,味道甘美,營養豐富,列為賓館、酒家推薦的山珍名菜,亦是人們難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補強身、清心潤肺、健肝胃、補虛損,以及解熱毒、治疳疾等功效,故有“山珍”之稱。
各村根據放養石蛙以利助自然生態,又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后,領取縣水利局統一贈送石蛙后,一邊向各村民做好宣傳,一邊選擇生態良好、便于管理的源頭和山澗溪溝進行放養。投放時,村干部打開提來石蛙的袋子,從袋子中解脫出來的石蛙,只只活蹦跳出,直接跳入水中,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紅星街道的分管工作人員主動請教農業、水利部門,進一步了解石蛙的習性,通過論證,石蛙很適應山區的山澗溪溝的飼養。近年來,景寧縣的紅星街道充分宣傳并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實施綠色防控的前提下,并對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的處置,給野外創造潔凈的環境,有利于石蛙的生存,鞏固自然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