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水平不高,養殖成本不低,是當前我國畜牧養殖產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國外的一頭奶牛年產奶量可達到12噸,而我們的奶牛只有6至7噸。如何提高畜牧業的生產能力及產品質量?提高育種水平是關鍵。
2016年末,哈爾濱市奶牛存欄達到40.5萬頭,生鮮乳產量124.2萬噸,奶牛存欄和生鮮乳產量均占全省總量的1/4,居全省前列。實現畜牧業產值260.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實現乳制品加工產值181億元,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31%。今年上半年實現畜牧業產值103.7億元,同比增長6.12%。
我市今年新建續建現代畜牧產業項目72個,年內計劃投資56.87億元,截止目前已完工產業項目1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2億元,占年計劃投資額的30%。
種豬基因改良產仔數量增加
在泰來縣大興鎮前官地村的天兆種豬養殖及有機肥加工項目的施工現場,豬舍基礎工程已經完工,一個集有機肥加工和生產沼氣的反應池地下部分已經全部建成,地上部分正在緊張的施工當中,同時鋼架構及綜合辦公房正在建設中,已經完成投資4500萬元,土建工程完成80%以上。
整個豬場的建造通過36項專利技術的集成應用,按照“余式豬場”建設模式,具有“低碳、環保、模塊、裝配、高效”等特點。由于“余式豬場”采用工廠化設計布局,與傳統豬場“小面積,多排舍”建設模式相比,能大量節省豬舍及配套設施建筑,可節約建設用地40%以上。
在種豬生產上,市畜牧獸醫局畜牧科科長郭有寶告訴記者:“天兆豬業從加拿大Hyl if e公司引進核心群種豬,并利用Hyl if e公司種豬基因改良技術和成果。與目前傳統養豬企業的‘1周一批,一年52批’為節律安排生產相比,天兆豬業‘4周一批,一年13批’的‘同期發情,全進全出’模式更有利于生豬疫病預防控制和提高養豬生產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母豬的產仔數量,與其他地區相比,仔豬的飼養成本每公斤降低2—3元,進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發展胚胎工程加速種群繁衍
無論是奶牛還是肉牛,制約我市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牛的繁育周期比較長,并且每次產犢多數都為一個,極少數才能出現兩個牛犢。
在齊齊哈爾市奶牛現代化示范園區的實驗室外,記者看到從加拿大深造回國的加盛太平洋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上官步敏博士正在顯微鏡下進行著胚胎培育工作,其一旁的助手也在緊張有序的工作中,當上官博士完成手頭培育工作出來后,告訴記者:“今天早些時候有一頭純種和牛經我們的超速排卵技術取出了18顆卵子,經優質配種,現在成功培育了10個胚胎,這就標志著在牛的一個生產周期內會出現10頭優質的純種和牛,而不是通過凍精培育出的雜交和牛。”
對于胚胎工程技術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官博士向記者詳細介紹到,我們現在做的是體內胚胎,也叫超速排卵,用配種的方式,讓這些卵子全部變成胚胎,就有可能長出5個到10個的胚胎,之后將這些胚胎用在其他牛的身上,就可以長出5個到10個好的牛,也就是說這項技術培育的牛和生下牛犢的母牛沒有任何關系,無論是哪種牛都可以生出我們所需要的牛犢,如果運用到優質奶牛身上,也就是說黃牛也可以生出黑白花的奶牛,并且我們還采用性別鑒定的方法,這樣就可以批量的產生出產奶的優質母牛或所需要的和牛。
在園區牛舍,記者看到牛舍將和牛和奶牛都分開飼養,并且在牛舍內技術經理李愛永正在準備對一頭和牛進行取卵工作,李愛永告訴記者:“你們看到的和牛都是進口的純種和牛,而奶牛都是能夠達到年產奶量12噸以上的優質奶牛。我們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就是短期內可以看到實際的效果,因為按常規的繁衍來說,一般牛在受精后9個多月才能產一胎,高品質的牛的延續就會很慢,但是通過這種技術,就可以將高品質牛的胚胎移植到別的牛身上,像今天早上取的那頭牛就取了18個卵子,成活率就可能達到9-10個,也就是比原來傳統的提升9-10倍,就會加速牛的繁衍速度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