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哈爾濱抓住有機農業種植不放手

   日期:2017-09-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5    評論:0    

  44歲的農民方永江見過大世面

  去年8月,他把有機水稻的種植經驗講到了中國(黔東南)有機大會的講壇上;今年4月,他網上申請成功入選全國15位創業農民域外訪學團,去泰國清邁交流分享了他的有機稻米種植實踐成果。去年,他成功“玩轉”眾籌賣大米;今年,他開微課,有粉絲并已成網紅。

  記者在五常市二河鄉見到方永江,聽他自我介紹有3個身份:五常市川北道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翠京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而面對記者,方永江憨厚地說:“我最看重的身份就一個,那就是‘一個用心種好地的農民’。”

  自2004年起,方永江開始在家鄉五常市二河鄉認認真真做有機農業,13年來他領導下的合作社擁有有機種植基地3519畝,于2014年春季建設了150畝鴨菌稻特色產業基地。2016年,合作社又成功復制了鴨菌稻285畝,經過3年實踐獲得成功。2016年他們的“鴨菌稻共育立體循環有機種養模式”申請到了國家發明與使用專利。

  東北農業大學鴨菌稻立體種植項目首席專家、水利工程學院教授戚國強說,方永江的有機種植連續十年通過國家有機認證,連續三年化肥、農藥“0”使用,促進了農業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協調,為百姓餐桌提供放心安全食品,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能種會講借有機農業登高望遠

  8月末,記者來到初秋的“稻米王國”五常二河鄉,在慶豐村的一棟小二樓里,只見70多名農民擠坐在一間教室聽講座:五常大米有機種植實踐及生態保護、五常大米產業化及品牌建設、鴨菌稻實踐及現場指導……從8月22日到25日,東北農業大學的戚國強和王宏燕兩位教授,已經在這里作了3天的講習,這棟帶教室帶宿舍有食堂的二層樓房,是方永江去年8月投資130萬元建起的“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至今已培訓三期鴨菌稻共育技術180人;開展了兩期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依托培訓平臺,帶動農業觀光游,今夏接待了三批120名游客。

  在學員的課程表中,記者看到方永江本人也擔任主講實踐教學的多節課程。從鄰村新莊坐車趕來聽課的農民楊老漢說:“這個方永江可能講呢!他說的都是我們農民嗑,我們聽得懂,愛聽!”

  方永江在二河鄉是個有名的“返鄉先鋒”。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初中畢業就離開家進城當農民工,做木工做成了一個小頭目,還有了自己的包工隊,可后來他又撇開城里活計回鄉務農,有點文化的他當上了村會計。方永江說,我不愿老婆孩子和老人成為孤獨的留守者,我要和家人一起,在農村種地干出點名堂來。

  方永江腦瓜聰明靈活,在村里是有名的。他1999年回村當會計,沒出兩年就把村上的大米賣出了別人沒有見過的好價錢,村里特別器重他,讓他帶人成立合作社,多賣大米給他獎勵。可方永江不滿足于這種僅僅靠種水稻賣大米賺錢的生活方式,他心里琢磨更大的事。

  方永江看到,由于農村大部分勞動力都轉移到城里務工,在村里田間的主要勞力是留守婦女和空巢老人,這個務農群體體力弱無生產技能,為了保證產量,大量依賴化學農藥。他決心從自己做起,改變這樣的現狀。

  在2001年至2003年間,方永江嘗試“單A”綠色食品種植,2004年開始摸索種植有機水稻。剛開始,他向村民宣傳有機農業,農民不理解,方永江說:“我就告訴他們,你做有機農業就比化學農業多掙錢,這樣農民開始跟著我,懷揣掙錢的夢想開啟了有機農業種植。”

  2014年4月方永江聯合另外3個村的會計孫玉華、張曉光、范青江一起,成立了川北道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沁心”牌鴨菌稻有機米。他給這個包含有“兩顆心”的品牌做的注解是:耕者用心,食者安心。

  多學勤問遵科技守標準絕不走樣

  同方永江認識多年的東北農業大學戚國強教授,給方永江的評價是“聽話”。戚國強教授說,做有機農業,要有恒心,要有執著的匠人精神,要不怕麻煩不圖捷徑不偷懶,在這些方面,方永江表現出別人沒有的“聽話”,只要是我們告訴他的科學種田方法和有機標準規范,他毫不含糊,堅決遵守。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方永江,后來上了函授大專班,而他做有機農業后,真正的學習場所是東北農業大學。十多年來,方永江幾乎每周都要從五常跑趟哈爾濱,去東北農大討教。而今因為他做有機農業積攢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有時他也會被學校請去給學生講課。

  在東北農業大學科技團隊支持下,方永江的川北道合作社致力于活力農業、精致農業的開發。自2014年起,全力打造“鴨菌稻共育立體循環有機種養模式”。

  “這個模式就是利用鴨子除草、除蟲、培肥、渾水、修剪、按摩。”“鴨子攪渾水,有利于氧氣和養分的輸送;鴨子用嘴嗑來嗑去尋找食物,相當于給稻秧修剪;鴨子在田間撞來跑去,相當于壯秧按摩。”在方永江的眼里,每畝稻田投放的十三四只鴨子,儼然已被當做有機水稻種植的好勞力。方永江說,“共育立體循環”還意味著同時在水稻田里可以掛富硒黑木耳,通過木耳這種耗氧性真菌,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而水稻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兩者互補,相互提升品質。木耳的載體是鋸末子和稻糠,是最好的有機質,在木耳采收完以后可以還田提升土壤有機質。

  通過鴨菌稻共育立體循環有機種養模式生產出的稻米,在2016年11月參加了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食品安全委員會在杭州舉辦的“道米解香”優質稻米爭霸賽,全國有100多家合作社和企業參加,方永江的鴨菌稻有機大米獲得92.75分的成績,榮獲冠軍。

  用心求新做對生態有益的大農業

  和方永江聊天,會時時聽他吐露新詞兒,比如“參與式營銷”“創意農業”“有機4.0時代”等,并且他喜歡做很多“時髦”的事兒。

  他賣鴨稻做眾籌。2016年5月,綠色和平組織協助方永江的川北道合作社在京東網上發起了“包個鴨子囤點糧”的公益眾籌,由五常市農委給做誠信背書,眾籌資金定為10萬元,不到25天眾籌突破15萬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他開微課做網紅。就在記者采訪前兩天,方永江在“志同道禾產銷對接網課”微信群里,做了一個小時的微課分享。在他網名“方大叔”名下,買他鴨菌稻大米的“米粉”就有上百位。

  他為自己做代言。2016年8月,方永江被特邀參加了“中國(黔東南)首屆有機大會暨國際有機峰會”,會上他做了15分鐘經驗分享,題目是“鄉村合作組織與有機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2017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首期“鴻鵠訪學計劃”在全國甄選15名優秀農民帶頭人,方永江網上報名成功入選,赴泰國北部清邁地區參訪并做有機水稻種植實踐的演講。

  他為社會做公益。方永江投資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校,用自己的人脈請來東農教授做學校的科技支撐和師資力量,并把培訓學校掛上了東農“教學實習科研基地”和“生態農業與秸稈綜合利用研發中心”的牌子,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實現農民免費培訓。

  他心系精準扶貧。利用鴨菌稻共育農牧循環模式實現一畝多收,增加農民收入,以此吸引外出農民工返鄉,解決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他的合作社現有社員78戶,2016年入社的25戶全是貧困戶,貧困人口56人,他要在三年內幫助他們實現全部脫貧。

  方永江說,他心里有個“小九九”,那就是要在2017年打造“0”農藥化肥一個屯,農田面積600畝;2018——2020年打造“0”農藥化肥一個村,農田面積13000畝;2021——2025年打造“0”農藥化肥一個鄉,土地面積達到16萬畝。將我們的鴨菌稻共育循環立體有機種養模式傳授給更多合作社,讓該模式得到良性循環。方永江說,二河鄉目前有215家合作社,只要有完善的市場體系,先進的種植技術,很容易整合起來,共同打造更完善的“生態鄉鎮”。

  如今,方永江開始在有機種植的終端上琢磨好的銷售模式。他的想法是,只有賣的好,有機種植才能吸引更多農民和合作社參與。至今他的合作社已經嘗試過了直銷、眾籌、地塊認領等銷售模式,他打算再創新營銷模式,發展參與式營銷,讓農民來不但能在二、三產業分得一杯羹,更能向第四產業要效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内丘县| 门头沟区| 股票| 梨树县| 长春市| 大庆市| 新源县| 永济市| 涟源市| 徐州市| 玛多县| 弋阳县| 平塘县| 福州市| 治多县| 开鲁县| 庆云县| 祁门县| 临夏县| 鸡西市| 衢州市| 肇东市| 博白县| 康保县| 新乐市| 侯马市| 江山市| 太仓市| 昌平区| 车致| 萨嘎县| 自治县| 安乡县| 灌阳县| 虞城县| 延安市| 安图县| 吴忠市| 团风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