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學管衛兵博士在銀川市農牧局水產科、西夏區農牧水務局主要領導的陪同下,到西夏區現場指導陸基稻漁生態種養殖基地的田間工程。當看到軍華種養殖合作社的田間工程已初具雛形,一道道寬槽深溝布局在稻田中,管理道路四通八達時,管博士連連夸贊西夏區稻漁基地田間工程做的規范、標準高,堪稱樣板工程。
在隨后的座談過程中,大家討論了“漁業+種植業+農產品追溯物聯網+健康休閑運動”的西夏區鄉村振興模式。在立足于振興鄉村經濟的高度,切磋了稻漁綜合種養及陸基生態漁業項目實施的相關技術關鍵點。
近年來,西夏區經歷了從稻蟹生態養殖到陸基生態漁場的建設過程,該種養殖模式包括生態系統水循環、復合生態系統構建、精準養殖、生物綜合防治等4項核心技術。該技術的示范應用,將生態農業的綜合功能發揮到最大化。2018年,西夏區積極探索“以漁促稻、穩糧增效、質量安全、生態環保”的稻漁綜合種養新模式,形成以水產為主體的“立體復合農業生態系統”,實現投入品施用無毒無害,養殖尾水循環利用零排放。
目前,通過西夏區農林牧業局組織觀摩、培訓學習,并在上級業務部門及專家的指導下,西夏區軍華合作社、嘉鋒家庭農場兩家企業已經開工建設陸基生態漁業基地,面積2000畝,計劃4月30日完成全部田間循環水槽開挖,五月份完成水稻插秧和魚類苗種投放工作。通過項目的實施,以期取得水稻穩產、水產品增產、經濟效益明顯、生態效益顯著的可喜效果,并以此為模式為樣板,大力推廣,創建環境清潔,土地水流無污染的生態美麗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