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蔬菜占半邊。”近期,市民紛紛反映,我市鮮菜價格普遍上漲,大家到菜場買菜時問價色變,因購買力有限,許多人只好減少購量。為了解行情,日前,記者對我市鮮菜市場的供需與價格情況進行了采訪調查。
從調查情況看,進入3月,我市鮮菜價格降少漲多,平均高于去年同期和歷年水平。針對鮮菜價格飛漲的情況,國家統計局六盤水調查隊對3個農貿市場、2個超市、1個批發市場的鮮菜價格進行專項調研,調查結果顯示,3月份我市鮮菜價格同比上漲35.6%,影響CPI上漲0.99個百分點,影響程度61.88%。
狀況
菜價普遍大幅度上漲
據了解,國家統計局六盤水調查隊監測的31個鮮菜規格品平均價格為每公斤8.95元,比去年同期每公斤高出2.48元。與去年相同的24個鮮菜品種中,除蓮藕、生姜、白蘿卜3種商品價格比去年稍低外,其余20余種鮮菜的價格均大幅度上漲,其中漲幅超過90%的鮮菜1種;漲幅在70%-90%之間的鮮菜3種;漲幅在20%-60%之間的鮮菜16種;漲幅在20%以內的鮮菜僅3種。
從我市10年來監測的主要商品在不同年份的平均價格變化看,隨著生產、流通、運輸成本的持續上升,鮮菜價格上漲成為必然趨勢,部分商品波動尤為突出。其中,菠菜、芹菜、空心菜、青椒、生姜、四季豆、蓮藕等鮮菜的價格波動較大。從各年主要商品各月平均價格的變化情況看,價格波動較大的品種盡管各年存在差異,但空心菜、青椒等鮮菜的價格一直比較活躍,菠菜、蓮藕、冬瓜、四季豆、黃瓜、油菜、生姜的價格波動也較頻繁,這些鮮菜的價格波動對居民消費影響較大。
原因
供應整體偏緊
據國家統計局六盤水調查隊價格科有關負責人介紹,本輪鮮菜價格上漲,既有當前“春淡”期,供應整體偏緊的原因,也與前一階段罕見的“霸王級”寒潮突襲,南方產區蔬菜大量減產有關,尤其是近期“蒜你狠”的再次發威,更是體現出市場供求、產量下降對行情的決定性因素。
究其本輪鮮菜價格上漲的原因,該負責人認為,受產地供應偏緊、供給結構缺乏話語權、本地補給能力不足、流通環節偏多、盲目性種植等因素的影響。
在產地供應方面,因受前期全國范圍的低溫雨雪天氣影響,蔬菜生長緩慢,拉長生長周期,產量降低,單位成本上升,產區蔬菜價格上漲。據大丫口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蔬菜產地貨源偏緊,市場供貨量與批發需求量之間有差距,加之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對蔬菜的運輸提供極大便利,不僅讓主產區蔬菜銷售面逐漸輻射,也讓蔬菜的二級批發商購進量不斷減弱。該負責人說,目前,我市批發環節供給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0-20%左右。隨著供給量減少,單位成本提高,各環節為確保利潤進而加價,所以蔬菜價格上漲。
在供給結構方面,因我市蔬菜供給結構以輸入型為主,對價格變動缺乏話語權,從而導致議價能力減弱。我市鮮菜供應主要來自昆明、貴陽、廣西等地,加之市中心城區的許多蔬菜集散地因受消費能力、人口規模、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沒有量的優勢,也就失去議價優勢,因而我市鮮菜批發價偏高。
此外,本地補給能力不足,對市場平抑作用不明顯;流通環節偏多,中間加價嚴重;信息不對稱,盲目性種植;部分商品上漲帶來的“破窗”效應,加之天氣的推波助瀾等因素,一定程度也帶動了鮮菜價格上漲。
建議
加大蔬菜種植扶持力度
針對我市鮮菜價格上漲的情況,為做好價格調控,有關人士建議,加大我市蔬菜種植的扶持力度和指導監管,切實解決廣大居民的“菜籃子”問題。
一是發展生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自給率偏低是制約我市鮮菜價格平穩運行的“瓶頸”因素,唯有發展農業生產,才能解決居民“菜籃子”問題。為此,綜合考慮土地、品種、人口和距離等因素,制定長遠的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逐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加大對蔬菜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大力扶持蔬菜種植園區和蔬菜合作社建設,提高蔬菜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不僅讓精品外銷,也要讓精品留在六盤水老百姓的餐桌上,真正讓農業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惠落在老百姓頭上。
二是加強精準引導,生產適銷對路產品。從近十年來我市蔬菜波動情況看,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盲目種植對蔬菜價格影響較大。相關部門要加大“菜籃子”聯席力度,抓好信息共享服務。從蔬菜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環節入手,根據市場需求,加強精準引導,在量上、品種上科學安排,合理種植。同時,要加強培養種植能手,在生產過程中積極進行技術指導,不斷提高種植戶抵御風險的能力,減少計劃產量與實際產量的誤差。
三是搞活流通,加強蔬菜市場建設。加大蔬菜批發市場建設,建成具有影響力的鮮菜批發集散地,為老百姓的“菜籃子”減負。加強蔬菜流通網絡建設,依托現有的網絡菜市場,既要山貨出山,打造涼都品牌,也要讓物美價廉的珍品進涼都,豐富綠色餐桌。繼續做好農超對接、平價店建設,減少中間環節,讓老百姓得實惠;抓好老百姓自產農產品集散地規劃,既讓老百姓自產的蔬菜有地方可以買賣,又科學合理的布局于城市之中,打造涼都特色的自產農產品交易地。
四是加強監測預警,實時提供信息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履行職責,將價格監測預警、蔬菜種植、市場供給等信息有效共享,科學分析和預測蔬菜供給及價格變動情況,實時提供蔬菜信息服務,構建蔬菜價格預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