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病原體是多子小瓜蟲。
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后,病魚皮膚粘液增多,魚的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上肉眼可見一層密密麻麻的白點(diǎn)。患病初期,病魚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魚呆滯地浮在水面,投餌不食。
防治方法:根據(jù)小瓜蟲在水溫25℃以上不易繁殖、28℃時(shí)開始死亡的生理特點(diǎn),可將水溫緩慢地升高到28℃,靜養(yǎng)數(shù)天后小瓜蟲胞囊開始脫落,及時(shí)更換新水,病魚即可康復(fù)。也可選用O.05―0.07%的紅汞藥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將病魚浸洗5―10分鐘。
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后,病魚皮膚粘液增多,魚的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上肉眼可見一層密密麻麻的白點(diǎn)。患病初期,病魚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魚呆滯地浮在水面,投餌不食。
防治方法:根據(jù)小瓜蟲在水溫25℃以上不易繁殖、28℃時(shí)開始死亡的生理特點(diǎn),可將水溫緩慢地升高到28℃,靜養(yǎng)數(shù)天后小瓜蟲胞囊開始脫落,及時(shí)更換新水,病魚即可康復(fù)。也可選用O.05―0.07%的紅汞藥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將病魚浸洗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