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短嘴黑毛豬能賣3千元,我們家去年喂了4頭,賣得了1萬2千多元。”大塘鎮新塘村的王大嫂樂呵呵地說。
3月29日,筆者專程到雷山縣九十九生態茶葉觀光示范園區對短嘴黑毛豬養殖情況進行實地采訪。在園區,筆者有幸采訪到新塘村的王大嫂。她說,以前她每年冬天都要和丈夫一起到廣西一帶“砍甘蔗”掙錢補貼家用,今年她不用出去了,就在家種地、養短嘴黑毛豬,一樣能掙錢。
按往常,農民家庭用“老辦法”(熟食喂養,不用飼料)養豬,一頭豬需要喂一年,按市場賣出去最多能賣2千元。那么,王大嫂家的豬為什么能多賣了1千多元呢?王大嫂說,這些都是得益于銀楓公司。
據了解,2012年9月,雷山銀楓生態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在雷山縣注冊,注冊資金1000萬元,循環投資3.45億元,是一家立足雷山縣,依托雷公山豐富的自然資源,集種植、養殖、加工、儲存、物流、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生態農林企業。其中,該公司的生態養殖基地就落戶在大塘鎮的“雷山縣九十九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園區”,主要就是養殖短嘴黑毛豬。為幫助農戶實現增收致富,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把繁殖出來的小豬按市場價賣給農戶,由農戶用“老辦法”喂養,一年后由公司按超過市場價5到10元的價格進行收購,經過加工后配送給公司會員(年會員費為6至12萬元)。
如此一來,立足于傳統農業,農戶也能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