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為高校畢業生創業營造了很好的環境。”近日,安縣欣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宜海向記者坦言,綿陽的創業政策、資金扶持讓他這個外鄉人在綿陽念活了“養雞致富經”,找到了歸屬感。
2005年,西充人劉宜海從成都農業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此后的四年里,他進過工廠,賣過牛肉,開過服裝店,但他一直都想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創業。2009年,經過長期考察,劉宜海發現蛋雞養殖成本相對較低,利潤較高,加之能用上所學的專業知識,便隨女友回到安縣,開始了創業之路。
然而養殖場選址這“創業第一步”就讓他犯了難。“當時愁的覺都睡不好,還好遇到了‘貴人’。”劉宜海說。安縣人社局、就業局等相關部門就是他口中的“貴人”。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養殖場場址的規劃和建設進行順利,總投資500多萬元的現代化養殖場如期完工。同年10月,劉宜海注冊成立了安縣欣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養殖場建好后,由于缺乏流動資金,公司經營困難重重。就在這時,安縣就業局主動找上了門,積極幫他協調了150萬元的貼息貸款。當時正逢銷售旺季,貸款到手當月,他就賺了16萬元。
隨著公司運營逐漸步入正軌,2010年4月,劉宜海成立了安縣長溝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6月,劉宜海又和朋友合伙創立了綠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雞糞、秸稈等加工制成有機肥料,實現資源再利用。如今,劉宜海的養殖場年產蛋雞15萬只,肥料廠能年產有機肥8000噸,吸納了36名人員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