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黑木耳采摘的季節,走進黑龍江漠河縣大型菌類養殖第二基地,整齊吊掛的菌袋上長滿了黑黝黝、厚墩墩的黑木耳,大棚內隨處可見工人們往來穿梭的身影,職工們笑逐顏開地忙碌著,整個基地內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漠河縣立足資源優勢,堅持以職工增收為核心,以基地創建為重點,以無公害、綠色、有機食用菌生產為導向,面向市場需求,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走出了一條改善生態、富裕職工的現代林區轉型發展之路。目前,全縣共有3個大型菌類養殖基地,食用菌養殖大棚600余棟,擁有食用菌養殖合作社14家,各類林下經濟聯合體百余家,食用菌養殖正以其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林業職工轉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前哨林場職工藏學峰是養殖基地中眾多承包戶中的一員,起初,他得知林場給予許多優惠政策鼓勵職工養殖時,就萌生了養殖黑木耳的想法。當他看到職工們養殖食用菌取得良好的收益時,更加堅定了養殖的信心。就這樣藏學峰在林場的幫助下承包了4棟大棚,養殖吊袋木耳2萬袋,經過3個月的精心照料,他所養殖的黑木耳喜獲豐。他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道:“現在一天能采摘黑木耳三四百公斤,大約12.5公斤能出1公斤干木耳,市場價每公斤80元,這樣黑木耳出到400公斤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了,剩下的黑木耳就是純利潤啦!”
像藏學峰一樣,以前的林場技術員包德財今年也加入了食用菌養殖的行列中,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的他,在基地內承包了1棟黑木耳養殖大棚。談起發展食用菌產業與林業生產時的變化,包德財感觸頗深地說:“原先作為一名林場技術員每年收入比較固定,在木材停伐之后,就在合作社承包了一棟木耳大棚,今年木耳長勢非常好,到年底能增收8000~10000元左右,感覺食用菌產業很有發展前景,明年準備再擴大一下養殖規模。”
目前,漠河縣菌類養殖第二基地的黑木耳、靈芝、蘑菇已全面進入了豐產期。下一步養殖基地將對產品進行精包裝、延長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更多職工積極參與食用菌養殖,切實做到職工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