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左)正在將土特產裝袋打包
紅薯、蘿卜、花生、土豆、粉條……如今,綠色無污染的農產品備受市民青睞,甚至成了網店的“新寵”。玉溪鎮就有一位電商達人——楊林,他在淘寶網、阿里巴巴上已經開起“潼南區久隆電子商務”“純糧農家店”“潼南區錦宏電子商務”三家網店,專門銷售潼南的土特產,年銷售額已超過100萬元。
發現商機他開網店賣“土貨”
今年34歲的楊林只有初中文化,是玉溪鎮金堆村的一位普通農民。成家后,他和妻子李海燕一起在玉溪鎮上租店鋪賣水泥鋼筋。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林在淘寶網上搜了搜土特產的關鍵詞,發現很多地方都在網上銷售土特產。“如今大家都喜歡吃綠色生態食品,網上購物也越來越流行。開個網店賣土特產,應該很賺錢。”他心里這樣想著。
說干就干。第二天,楊林就買來一臺新電腦,專門學習如何在淘寶上開店。2014年4月,楊林正式在淘寶網注冊了第一家網店“潼南區久隆電子商務”。
楊林把老家產的花生、紅薯、蘿卜、土豆等都拍成照片放到網上,這些綠色天然的“土貨”很快就引起了人們注意。沒幾天,第一筆生意來了。緊接著,第二筆、第三筆……訂單越來越多,自家的貨品賣完了,楊林開始背個袋子,走家串戶,收購新鮮的紅薯、花生等農產品。
善于琢磨生意越做越紅火
剛籌備淘寶店那會,楊林無暇經營水泥鋼筋生意,妻子不是很支持,還經常和他拌嘴,說在網上賣東西那是年輕人的事,一個大老爺們做這個沒前途。但楊林看好網店前景,硬是堅持了下來。
“剛起步時訂單少,我每天都要拎著農產品坐班車到城區,再打電話讓快遞員來取。”漸漸地訂單多了,楊林買了輛三輪車,不管刮風下雨準時送貨。幾個月下來,楊林瘦了一大圈。
這樣跑來跑去也不是長久之計,成本高不說,自己還累得夠嗆。楊林動起了腦筋。有人提醒他找物流公司合作。“對呀,這是個好辦法。”他樂顛顛地到城里找物流公司合作,如今他和申通、中通、郵政快遞達成合作協議,快遞員每天準時上門收貨,讓他輕松了不少。
“網上搞銷售,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很重要,必須要講信譽。否則,網店的口碑不好,生意就沒法做。”楊林告訴記者,現在網店銷售的很多土特產,都是實行的訂單農業,他提前和種植戶預定,收成后種植戶主動送貨上門,這樣既能保證產品質量,還能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幫助群眾增收。
“剛開始貪大求全,湊了30多種產品,以為種類多銷量自然多,結果還賺不到錢。”楊林說,后來他根據當地特產和銷售量,慢慢把品種降到了10多種,主賣潼南、玉溪的土特產,網店產品越來越精,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下步目標打造品牌贏得更多消費者
如今,楊林的三家網店生意都不錯,日均訪客量達到1000人左右,日均成交量在200單左右,每月銷售額都超過10萬元。
“搭乘‘互聯網+’的東風,我也找到了更好的賺錢方式。”說到未來的發展目標,楊林認為,最重要的是樹立起潼南土特產的品牌形象。這個目標需要區內的所有電商創業者達成統一共識,不要一味打“價格戰”,要從保證質量、做好服務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讓潼南土特產真正走出去,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