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準旗十二連城鄉西不拉村的溫室大棚,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用不了一個月,你們再來就能吃到香瓜了。”正在大棚里打理香瓜的馮軍說。
今年馮軍種了2棟豆角,1棟香瓜,雖然種的不多,但也讓他嘗到了甜頭。在馮軍的蔬菜大棚里,他高興地給大家算起了他家大棚的經濟賬:過去種玉米,平均每畝產1000斤,按每斤1元計算,除去種子、水、肥等成本,每畝賺不到800元。現在改種大棚蔬菜,就拿這3棟大棚來說,除去秧苗、農家肥等成本錢,純收入4萬元是完全有保障的。
馮軍一邊“伺弄”著香瓜枝葉,一邊講述著他的種植經驗,“對待大棚里的蔬菜需要像對待孩子一樣‘伺候’著,它們才能更好地生長,才能保證產量。”看著大棚里香瓜和豆角的長勢,馮軍心里樂開了花。“今年的市場行情不錯,收益也不會差的。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馮軍笑著說。
像馮軍這樣的農戶在西不拉村還有很多。村民們除了在大棚里種香瓜,還種植草莓、豆角、西紅柿等品種。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再加上游客采摘、蔬果收購商收購,這里的農產品不愁銷路。
據了解,在西不拉村目前共有瓜果蔬菜棚82棟,其中香瓜就占了大棚總數的一半。雖然草莓只種植了6棟,但一棟草莓的收入就可達5萬元。
大棚里的水果、蔬菜一茬接著一茬,品種也越來越豐富,在不斷充實和豐富老百姓菜籃子的同時,農戶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