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光澤縣司前鄉東山村海拔800米的高山茶園一派繁忙景象:附近十幾個形狀不一的山頭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茶樹,幾十個戴著遮陽帽的婦女正在手工采茶,一臺臺采茶機正在緊張作業……
說到這千畝高山茶園,不得不說起茶廠老板李學麟6年前回鄉創業的經歷。
今年48歲的李學麟,初中未讀完就輟學了,先后當過油漆工、保安、娛樂公司領班,還做過木材、珠寶生意。2003年,在妻子的建議下,夫妻倆前往龍巖投身到岳父開辦的家族企業“振華汽配連鎖店”,成為陳氏家族企業的股東之一。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學麟從家鄉買了幾盒“干坑紅茶”送給福州一家公司的老板,沒想到這個老板品嘗了之后贊不絕口,并建議他回鄉開發茶山,辦個茶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厝ズ螅顚W麟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想的都是這個問題。最終,在征得妻子和岳父母同意后,他回到了闊別二三十年的家鄉,開始了種茶計劃。
萬事開頭難。李學麟找到幾個自家村小組(黃坊村瑤壇組)的朋友,向他們談了想搞茶山開發的計劃,大家都表示歡迎,但租用上千畝山地的計劃卻因種種原因不能如愿,李學麟只好放棄在自家村小組開發茶山的念頭。
就在李學麟東奔西走為尋找大面積高海拔山地犯愁時,臨近的東山村一位老村主任雷林生給了他一線希望。原來東山村有一片山地,海拔七八百米,十幾個山頭,面積約上千畝,正是開發茶山的理想場地。在雷林生引薦下,李學麟很快與東山村領導談好了租地意向。2010年底,李學麟和東山村簽訂了山地租用協議書,投資200余萬元購買了這塊近千畝山地30年的土地使用權。
有了山地,李學麟立即向鄉、縣有關部門申報立項,審批后,又組織人員和機械設備進場施工。7臺大型挖掘機整整干了半年,才將十幾個山頭,從上到下,形成一條條環山帶狀茶地。再組織人工整修,前后經過一年時間的準備,第二年春節一過,又用了3個月時間,近千畝整修一新的茶山披上了綠裝。 2012年,李學麟聯合當地5戶村民,成立了“光澤縣金斗茶葉專業合作社”,同時,向有關部門申請注冊,成立了“南平市麟鼎香茶葉有限公司”,開始對外辦理有關茶葉生產、銷售等一系列業務。
“今年可采摘茶青50000公斤,能生產主產品‘麟鼎香紅茶’5000公斤,按最低價每公斤320元計算,產值可達160萬元。”李學麟說,今年是茶山開采的第二年,產量還不算高,收益不是很理想。從明年開始,隨著茶山的管理進一步完善,產量一定會更高,收益也會更大。李學麟計劃在今年春茶采摘后,再投入100萬元,用于購置全套深加工設備,為明年生產出更高質量、符合市場需求的“麟鼎香紅茶”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在做好茶葉品牌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國家農業部支持茶葉發展的“茶山道路硬化”工程(寬度2.7米、厚度13厘米)配套資金支持,再投資100萬元,建設標準化茶山道路10公里,并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于茶山水利灌溉設施建設和廠房優化建設。 隨著茶產業越做越大,茶園需要的雇工也越來越多。據了解,今年茶園的常年雇工就達到20人,茶葉生產季節用工80人(其中,技術工20人),為當地解決就業人員超百人。
“一個人富,不算富。我要在這個千畝茶園的生產管理中,帶動合作社社員和更多的周邊群眾一起富,這才是我辦好這個茶園的初衷。”對茶園未來發展的前景,李學麟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