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田野,草肥水美。吉林松原市前郭縣套浩太鄉腰圍子村村民谷艷志雙手捧著剛從自家水塘里撈上來的活蹦亂跳的泥鰍,臉上樂開了花。
今年30出頭的谷艷志早已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2005年,一直從事漁業養殖的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從事泥鰍養殖的臺灣人。通過交流,谷艷志了解到泥鰍被稱作“水中人參”,營養價值極高,而且市場前景廣闊。在這位“貴人”的幫助下,谷艷志干上了泥鰍養殖這門“偏冷”的行業。
家里人一開始不贊同:“這幾年已經掙了不少錢,何必再折騰?再說,從來沒養過泥鰍,萬一有個閃失,把這些年的積蓄賠進去怎么辦?”谷艷志卻不這么想,家人并沒有阻擋住他創業的腳步,他在村邊承包了一大片洼地,憑著一股不到黃河不死心的韌勁和拼勁,硬是用挖掘機把洼地變成了水塘。基礎設施完工后,谷艷志將在大棚里養殖的泥鰍苗投放到各個泥塘中。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下來,7000平方米的水塘里,泥鰍產量達到了20多萬公斤,除去地租、人員開支、養殖成本等,一年純收入300多萬元。
因為原生態的飼養方式,谷艷志的這些小泥鰍備受城里人的青睞,遠銷到廣州、四川、湖南等地,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谷艷志富了,但他沒有忘記鄉鄰。2014年,他成立了東發漁業養殖合作社,帶動村里40多戶村民加入,為村民提供魚苗、技術、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在他的倡導下,村里還成立了生態養殖農場,有的外地農民也自愿加入進來。谷艷志說:“只要思路對、人勤快,在農村創業照樣可以大有作為。”